24年世界大學排名,中美俄上榜差距斷崖:美107所俄16所,中國呢
文|編輯:多多
中國父母有種思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父母對孩子即將前往哪所高校異常關注。
如今,高等教育的競爭成爲國家間軟實力的較量。
根據最新世界大學前1000所排名。
全球榜單中,中美俄三國一騎絕塵。
數量上遙遙領先,美國107所,俄羅斯16所上榜。
那麼作爲教育大國的中國有多少高校上榜了?
它們分別是哪些學校呢?
美國高校成榜單贏家
據2024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榜單。
全球排名前1000的美國上榜了107所。
前三名是毫無懸念的牛津大學、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緊跟其後的第4第5名是哈佛大學和劍橋大學。
幾十年過去了,美國的教學能力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就說哈佛大學,在2024世界學術排名上穩居第一。
作爲美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最早創立日期可以追溯到1636年。
在校生高達25000多人。
這裡走出了330多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6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美國高校極其看重學術能力。
學術能力不完全和學習成績掛鉤。
而是專業知識和學術興趣的掌握程度。
比方說各類學科競賽的獲獎情況、高含金量的課外實踐活動等。
因爲美國的大學大多是私立的。
學校會提供良好的教育資源培養每個人成才。
但在招生上,一般會向富二代、官二代、學霸傾斜。
因爲他們極有可能會給學校帶來高回報率。
總體來看,美國上榜高校的排名靠前。
前200名高校中,上榜35所。
教育資源上很有優勢。
俄羅斯高校緊隨其後
俄羅斯和美國經常被比較。
但在高校排名上,俄羅斯遠遠落後於美國。
排名前1000中,俄羅斯只有16所上榜。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和莫斯科國立物理技術學院在世界排名200以後。
國土面積是世界第一大。
在高等教育上的表現不盡如人意。
或許和西方國家的制裁和俄烏戰爭的影響有關。
俄羅斯的高校表現沒那麼亮眼。
但在航空航天專業以及計算機和信息類學科中。
俄羅斯的實力很強。
因爲排名側重於學術知識和論文引用率。
俄羅斯注實操和科研。
就會出現一些人覺得莫斯科國立大學才95名。
名不符實的情況。
中國高校進步飛速
我國憑藉着入圍86所高校的好成績。
在數量上居於世界前列。
和去年的數據作比較,今年我國高校上榜數量增加8所。
排名提升21%。
位於榜單前幾名的還是雙一流高校。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等。
除了大陸的高校上榜之外。
港澳臺地區上榜的也不少。
香港大學是排名第35。
臺灣大學排名152。
澳門大學排名是193。
不管是港澳臺還是大陸地區。
排名情況集中體現了我國的教育水平。
不過,清華北大不愧是無數中國學子的“夢中情校”。
別說在中國了,就是在亞洲和世界的實力也極爲強盛。
清華的工科很強。
北大是新文化運動的中心。
是一批批思想家展露光芒的陣地。
即北大的人文社會科學在全國數一數二。
長時間以來,大家在討論北大好還是清華好。
其實兩所高校各有側重、各有優勢。
榜單中還有一個大學的名字惹人注目——四川大學。
四川大學在一衆985、211中討論度不高。
這次卻像一匹“黑馬”。
風頭超過華中科技大、武漢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
相信四川大學在以後會發展地越來越好。
教育從來都是一個國家的基礎。
具有歷史背景和現代意義。
人才的輸送和流動對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有重要意義。
自古以來,我們提倡因材施教。
9年義務教育讓每個孩子有上學的機會。
高考讓學生們有改變命運的發展途徑。
各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自然在教育上的表現也不一樣。
因此就有好些人質疑榜單的正確性。
覺得我的母校實力和榜單不匹配。
那麼這個榜單是完全挑不出一點毛病的嗎?
如何看待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這個榜單在所有參與的學校中體現出權威性。
但針對一部分人說“不公平”其實不無道理。
因爲此榜單沒有把所有大學囊括其中。
網傳排名需要給機構一部分錢纔有上榜的機會。
有一部分高校選擇不參與此次排名。
人民大學、南京大學、蘭州大學等曾宣佈過退出國際排名。
不爲排名機構提供相關數據。
南大元副校長徐俊忠教授說過。
我國很多仁人志士早已看清排名的本質。
一部分人覺得這場排名被西方評審機構掌握在手裡。
質疑它缺乏權威性。
而非英語國家、即使是發達國家。
像德國、法國、日本等和榜單無緣。
就比方說德國了。
這個地方是近現代思想啓蒙的陣地。
培育出衆多諾貝爾獎獲得者。
科研、學術嚴謹度居於世界前列。
但別說排名前50了,就是前30很少見到德國的高校。
另外,還有一個評選標準深受爭議。
“學校的留學生數量”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難道留學生多才證明學校的學術實力和科研能力高嗎?
如果廣泛吸收留學生就能提高世界排名。
那將學術成果置於何地。
不得不說,這一項標準並不能服衆。
反而讓有識之士看清了排名的本質。
不過這個排名在所有參與的國家中。
具備一定的權威性。
因爲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頂尖學府的實力有目共睹。
而學生們的擇校標準和外企的面試任用會了解應聘者的學校排名。
在學術評價上具有可取度。
因爲目前很多企業和機構將個人實力和學校排名掛鉤。
認爲學校排名越高,學校實力越強。
員工的個人水平不會差到哪去。
因此,高校和就業總是會牽扯到一起去。
每年,高考季會報道有多少考生。
大學畢業季則會報道有多少大學生即將涌入就業市場。
今年的高校畢業生是什麼情況呢?
25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再次上漲
25屆高校畢業生達到1222萬人。
同比增長43萬,創下近10年的歷史新高。
一旦他們涌入就業市場。
肯定會出現供過於求的場面。
不過也是“機遇”和“挑戰”並存。
今年,權威就業報告中列出了近5年的綠牌專業。
這些專業在就業中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不過也應注意一些紅牌專業。
應用心理學、法學、繪畫、歷史學和漢語國際教育等。
不是說學了這些專業一定就業不好。
只是作爲一個選專業、擇業參考。
當前形勢下,隨着經濟轉型升級。
一部分傳統產業可能會面臨打擊。
而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有技術有專業度的畢業生可以快速適應。
政府和高校也會對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
方便他們瞭解就業信息、市場需求等。
當高校提前瞭解市場就業情況。
在教育側重點和教學質量這一塊會有所提高。
結語
不管自己的學校排名如何。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升技能什麼時候都不過時。
免責聲明:
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