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解讀|如何提升金融服務實體質效?增強六大行核心一級資本,呵護商業銀行淨息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願 北京報道爲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業的天職。國新辦9月24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在發佈會上表示,“資本是金融機構經營的‘本錢’,是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基礎和抵禦風險的屏障。”

隨着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五篇大文章”等要求,以國有大行爲代表的商業銀行需要有新的更大作爲。

“爲鞏固提升大型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發展的能力,更好地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作用,經研究,國家計劃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將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實施。”李雲澤在發佈會上表示,同時也將持續督促大型商業銀行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資本約束下的高質量發展能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認爲,前幾輪國有大行注資旨在幫助國有大行消化不良資產,提高資本充足率,是一種被動行爲。本次注資更多的是一種主動行爲,是爲了應對未來風險的前瞻性舉措。

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將“科技金融”放在“五篇大文章”之首,爲引導金融資源投向科技領域指明瞭方向。李雲澤表示,“我們需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金融尤其是科創投資的發展之路。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將股權投資試點範圍由原來的上海擴大至北京等18個科技創新活躍的大中型城市,適當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並建立健全長週期、差異化的績效考覈。”

保持商業銀行淨息差的穩定

央行日前發佈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二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250.85萬億元,同比增長8.8%,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26萬億元。大型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也是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根據上半年財報梳理,截至二季度末,六大行貸款餘額爲112.2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6.89萬億元。

上半年商業銀行實現淨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0.4%,較一季度增速下降0.3個百分點,其中六大行淨利潤增速爲-2.87%。商業銀行淨息差爲1.54%,六大行淨息差爲1.46%。

當前,大型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穩健,資產質量穩定,主要的監管指標都處於“健康區間”。但個別指標不斷下行也需未雨綢繆,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自2019年四季度以來,商業銀行淨息差穩步下行,其中大行淨息差同步下降,且低於整體淨息差。資本方面,財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工農建中交郵儲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3.84%、11.13%、14.01%、12.03%、10.30%、9.28%,整體保持穩健,但個別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較2019年末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近年來,大型商業銀行主要依靠自身利潤留存的方式來增加資本,但隨着銀行減費讓利的力度不斷加大,淨息差有所收窄、利潤增速逐步放緩,需要統籌內部和外部等多種渠道來充實資本。”李雲澤表示。

利息淨收入是商業銀行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淨息差是衡量利息淨收入的重要指標。近兩年,金融管理部門對商業銀行淨息差呵護備至,主要表現爲在降低LPR的同時也會同步下調存款利率,並通過降準、降低MLF利率等方式來降低負債壓力。

此次也不例外。在上述發佈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宣佈將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而政策利率下調將推動引導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

“在政策調整的方案設計中,人民銀行的技術團隊經過多輪認真地量化分析評估,這次利率調整對銀行收益的影響是中性的,銀行的淨息差將保持基本穩定。”潘功勝表示,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將減少銀行的利息收入,但也會減少客戶的提前還款;央行降準相當於爲銀行直接提供低成本的、長期的資金運營,中期借貸便利和公開市場操作是央行向商業銀行提供中短期資金的主要方式,利率的下降也將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同時,前幾次的存款利率,我們通過利率自律機制,引導存款利率下行形成的重新定價效果將會累計顯現。因爲存款利率重新定價要比貸款慢,所以前幾次引導存款利率下行,隨着時間的推移,重新定價的效果會累計顯現出來。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爲,降準、降息同步落地,降成本、穩信用,有助於強化政策協同和呵護息差穩定。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樑斯表示,負債成本下行也會相應抵補收益率下降帶來的影響,穩定淨息差收窄壓力,維護金融機構穩健經營。

對六大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

隨着我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金融需要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等。

今年5月,在中央金融委的統籌指導下,金融監管總局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切實把“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發佈了《關於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近日,金融監管總局落實國務院《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相關要求,在北京召開了推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擴大試點座談會。

“前期,大型商業銀行下設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已在上海開展股權投資試點,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也鍛鍊了隊伍,已經具備擴大試點的條件。”李雲澤在發佈會上表示,爲切實發揮試點的引領帶動作用,鼓勵發展創業投資,擬採取三個方面的措施來加以推動:一是擴大試點城市的範圍,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將試點範圍由原來的上海擴大至北京等18個科技創新活躍的大中型城市;二是放寬限制,適當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將表內投資佔比由原來的4%提高到10%,投資單隻私募基金的佔比由原來的20%提高到30%;三是優化考覈,指導相關機構落實盡職免責的要求,建立健全長週期、差異化的績效考覈。

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商業銀行資本將有所消耗,疊加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考覈、商業銀行中期分紅等因素,需要前瞻性做好資本補充。

李廣子表示,注資一方面可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通過補充資本擴充資本實力,更好地發揮大型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作用,特別是要通過補充資本促進大型銀行通過投資公司更好地開展股權投資業務,進而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應對息差收窄、利潤放緩背景下內源資本補充能力下降而採取的一項前瞻性舉措,做到未雨綢繆。

在此次發佈會上,李雲澤未透露六大行具體增加核心一級資本的方式,僅表示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實施。

目前,我國六大行主要股東爲中央匯金和財政部,工商銀行的二者持股比例分別爲34.79%、31.14%;農業銀行的二者持股比例分別爲40.14%、35.29%;建設銀行第一大股東爲中央匯金,持股57.14%;中國銀行第一大股東爲中央匯金,持股64.13%;交通銀行第一大股東爲財政部,持股比例爲23.88%;郵儲銀行與五大行不同,第一大股東爲郵政集團,持股比例爲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