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對話丨專訪商務部研究院張建平:粵港澳大灣區將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未來可依託自由貿易試驗區促進創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廣州報道
“粵港大灣區已經有很多企業在超前佈局未來產業,從這個角度來講,它有潛力成爲下一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引領者。”近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建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稱。
談及大灣區的新質生產力發展,他表示,大灣區在三個方面的表現尤爲突出:一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二是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三是超前佈局未來產業。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5週年,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爲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和創新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羣創新指數已連續5年位居全球第二。在張建平看來,大灣區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具備很多有利條件,包括更容易吸引海內外人才、資本和投資集聚,以及技術研發投入和專利申請數已走在世界前列等。
新質生產力以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爲基礎,以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高效化爲主要特徵,同時,它也爲中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進入四季度以來,野村、高盛、瑞銀、摩根大通等機構紛紛上調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張建平表示,看到現在很多外資進入中國,一方面是瞄準了中國龐大的市場,另一方面是把中國作爲在全球佈局的基地。他表示,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具有全產業體系的國家,上下游配套非常完整,外資在中國將會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外資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也說明了外資對中國未來的增長具有很大的信心。”
《21世紀》:粵港澳大灣區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新質生產力案例可以跟我們分享?
張建平:傳統產業要轉型升級,不僅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還要加快佈局未來產業。在大灣區,美的就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較爲超前的例子。過去,美的是一個小家電企業,如今它通過不斷加大創新投入和發展高科技產業,逐步成爲新質生產力的企業代表。
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我認爲在大灣區中,華爲、騰訊和比亞迪等公司則是佼佼者,是在全球市場上擁有品牌美譽度、有強大產品競爭力和不斷增長的市場份額的中國企業代表。另外,比如像大疆無人機,也成爲行業當中的領軍企業。
至於超前佈局未來產業,我認爲現在大灣區在發展陸地和航空飛行器,也就是我們說的車載飛行器產品已經步入產業化的發展。再比如低空經濟,如運用無人機派送、載人飛行器,低空飛行發展旅遊和外賣業務等應用場景,雖然技術還在起步階段,但已經收穫了非常火爆的市場預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粵港大灣區也已經有很多企業在超前佈局。從這個角度來講,粵港澳大灣區有潛力成爲下一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引領者。
《21世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作出全面部署。你認爲粵港澳大灣區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有哪些優勢條件?目前大灣區發展新質生產力處於怎樣的階段,未來會呈現出怎樣的發展態勢?
張建平:在中國新質生產力成長方面,粵港大灣區已經處於領軍地位,而且現在在很多領域已經可以跟全球著名的科技灣區競爭。
這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具備了很多有利條件,也有比較優勢。首先,大灣區吸引海內外的人才集聚;其次,大灣區容易吸引海內外資本和投資集聚,特別是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這些資本能夠支持新質生產力的中長期成長,這也是在全國領先的;第三,現在大灣區的技術研發投入,以及專利標準和專利申請,已經不止走在全國前列,甚至走在世界前列。
現在數據也成爲新質生產力成長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比如在數字經濟、數字貿易、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等方面,大灣區也是引領者。
未來如何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改革與發展相互促進,打造更加開放的營商環境;其次,我們的創新體制機制發展,要對標全球資本市場標準,以及科技企業成長的規律。因爲科技創新和開放是相互促進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中國正致力於推進制度型的開放來促進高質量發展,所以之後粵港澳大灣區也要依託國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包括運用好海南自貿港平臺,來促進創新發展。
《21世紀》:你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
張建平:中國從改革開放的初期就已經明確要進行改革,如今中國又提出要把改革進行到底,其背後的邏輯就是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來促轉型,這既是我們過去取得偉大成就的重要路徑,也是未來我們開放發展需要走上的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跟過去西方國家走過的現代化道路是完全不同的。第一個不同在於,我們是在和平發展的進程中實現的。如今中國處在21世紀這一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要實現14億人口的規模龐大的現代化,這在過去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第二,我們所追求的現代化,是以創新驅動爲引領,還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圍繞聯合國提出的2030年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來發展。所以綜合來講,未來中國式現代化將會走出一條非常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
《21世紀》:你怎麼看中國式現代化給世界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張建平: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是相互交融且相互依存的。現在中國仍保持着每年30%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成爲世界經濟增長最重要的“火車頭”。現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生產製造國家、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以及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家。未來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一定會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也帶來新的產業支撐。
比如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面板,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支持中國的低碳綠色發展,也支持共建“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它們都會從這些產業中受益,並從中國的大市場中獲得寶貴的增長動力。
《21世紀》:近期,野村、高盛、瑞銀等多家外資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哪些因素促使外資看好中國經濟?
張建平:中國有全球第二大單一消費市場,在這個階段我們的消費增長動力、消費需求是比較旺盛的,還具有很大的潛在增長空間。這會給全球所有的跨國公司,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可以看到很多外資進入到中國,一方面是瞄準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比如參加上海的進博會;另一方面,外資機構把中國當作在全球佈局的基地。因爲通過中國區構築這些國家在全球的供應鏈和價值鏈效率會特別高,因爲中國的上下游配套非常完整,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具有全產業體系的國家,外資在中國將會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外資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也說明了外資對中國未來的增長具有很大的信心。
《21世紀》:你怎麼看中國對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平衡發展?目前我們國家在綠色發展投資上的情況如何?
張建平:現在中國高度重視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因爲每一個傳統產業都需要隨着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在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產業必須朝着數字化、智能化以及綠色化的方向不斷轉型升級。當前我們也在通過相關政策去引導和支持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現在國家在鼓勵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也在推動“人工智能+”。通過這個進程,再加上我們低碳綠色的導向,未來中國經濟將朝着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不斷邁進。
《21世紀》:你怎麼看待中國新能源車的發展,以及西方輿論場關於“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的說法?
張建平:中國有句老話叫“十年磨一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發展其實是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再進行創新先行先試的結果。這背後不僅有政府政策的支持,還有企業主動加大研發投入,不斷積累進行創新。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在車載電池、車型的設計以及自動駕駛技術等多個領域都不斷取得突破,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超越了國外的大牌車企,給它們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壓力。所以預計,之後這個行業會繼續經歷競爭和發展的過程。
西方稱“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可以看出西方車企對燃油車具有路徑依賴,使它們在新能源汽車的創新投資和佈局方面嚴重滯後,所以在看到中國新能源車爆發式增長的時候,它們的追趕難度較大,因此有西方政客就炮製出“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論”。
我覺得產能過剩論是要慎談的,原因在於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是具有彈性的,而且處於動態變化的過程,沒有人知道市場的潛在需求有多少,因此這也恰好說明無法判斷這個產業是否產能過剩。
對於任何一個新興產業,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成長過程中都有機會爆發出較大的產能,市場也需要找到產品供需的均衡點。
《21世紀》: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顯示,過去10年,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於中國創新、中國製造、中國工程。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在助推全球綠色轉型和綠色發展方面具有怎樣的意義?
張建平:我記得在10多年前,太陽能和風能每度電的成本遠遠超過燃煤電廠的發電成本,之後我們是經歷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通過擴大產業規模,疊加技術進步,從而提高效率。最終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的風能、太陽能裝備等在全球範圍內突出重圍,因爲它不僅支持了中國的新能源發電,同樣支持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可持續能源方面的需求。
根據聯合國制定的17個全球發展目標,可持續的能源開發利用是其中最爲關鍵的領域之一。正是由於中國在新能源產業中有強大的生產能力和供給能力,因此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當中,離不開中國的產業支持。
截至今年5月,全球已有151個國家提出碳中和目標。這些目標的實現更需要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在其中發揮關鍵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