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紀錄片特別推薦(五)
2024年即將過去。按照慣例,凹凸鏡DOC將在最後幾天對紀錄片行業進行梳理和覆盤。
我們邀請了50餘位紀錄片創作者、影評人、策展人、媒體人、學者和影迷撰寫自己的獨家推薦:“2024紀錄片特別推薦”、“2024華語紀錄片年度關注”、“2024紀錄片行業十大事件”……
第五期,我們帶來汪金衛、李鑫龍、Phaedrus、肥羅、孟浪、丁正如意的特別推薦。
第一期回顧:
第二期回顧:
第三期回顧:
第四期回顧:
汪金衛|影評人
— 2024年華語紀錄片年度關注 —
《井》|WANGFUJING
中國大陸
導演:劉瑞波
2024 | 180min
主體拍攝於2017-2018年的北京王府井街頭流民紀錄片,導演跟拍以“大鬍子”“陳胖子”爲主要拍攝對象的王府井大街流浪者,展現他們是如何在街頭生存下來的生活狀況,與他們的交談中也逐漸浮現出其人生經歷的冰山一角與當下的心態想法。垃圾桶裡、美食城食客的剩飯剩菜是他們的食物來源之一,街道角落、協和醫院的樓梯間與家屬等待區是他們過夜的場所。儘管如此他們的內心仍然是善良的。喝着最便宜的白酒抽着撿來的菸頭,談着佛教與哲學。彼此抱團取暖也有矛盾裂痕。
不到40小時的手機拍攝素材就剪出3小時定剪版的完整成片很驚人,更好奇7小時剪輯版。觀影前我以爲會看到類似杜海濱《鐵路沿線》的內容,結果卻讓我想到馬莉的《囚》。相比生存狀態,這些流民,尤其是陳胖子的精神狀態更令人擔憂。導演也通過事件與對話展現了他們被社會、執法者和道德“規訓”的隱藏主題。片尾流浪小女孩的短短影像有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令人難以忘懷和心疼。想到2000年左右在長春火車站看到的流浪兒童爲撿到半包3+2餅乾而歡呼雀躍,想到昨天凌晨還在積水潭地鐵站看到卷着鋪蓋睡在站口的人。在“清理整頓”下,如今的王府井、火車站與地鐵車廂裡再也看不到流浪者,但我覺得一個看不到流浪者的城市一定是不正常的城市。消失的流民並不會一夜之間有所歸宿。
《我是001號》|THE LOOP
中國大陸
導演:許世悅
2025 | 81min
關注重度抑鬱、強迫症患者的紀錄片。在有限的拍攝時間和素材裡成片效果不錯。作爲拍“故宮人”的片子,故宮也是片裡片外最大的“隱形BOSS”,是父權制的最大代表,三代故宮人的孟晨一家也是父權制的受害者。做了多年故宮“001號誌願者”的孟晨最初也是被父親強迫的,全心全意努力去愛志願講解事業,直至被故宮清潔工鎖在廁所裡整整一夜,造成內心巨大創傷無可彌補的爆發,徹底失去工作能力。
長時間一遍遍地漱口、洗手,困在永無止境的反覆中,好像在用強迫病症去反抗這個家庭。作爲壓迫者的父親看似開明反思但毫無悔意。母親陷在父子之間痛苦不堪,自己的夢想也因照顧家庭而抱憾捨棄。一家的悲劇令人唏噓,看得煎熬窒息,深刻反映原生家庭之惡。只有過往的私影像流露一去不返的美好。導演剪輯時拿掉了孟晨和奶奶的敘述視角,放到片中會更好。
《光之子》 |Gaughter of the Lighet
中國大陸
導演: 卡先加
2020 | 100min
很動人的人物紀錄片。通訊與網絡的發展縮短了溝通的距離,也讓藏地出現更多離婚現象。幼時父母離婚後跟隨外公外婆生活的14歲女孩梅朵少年老成。父親不在身邊,和母親關係差,父愛母愛的缺失給梅朵的童年留下痛苦與創傷。
“夫妻選擇離婚與各自真愛在一起追求幸福,卻給孩子帶來痛苦”“這裡只是住的地方,故鄉是出生的地方”“人爲什麼會突然想念一個人呢?”梅朵小小年紀便有對家庭、婚姻、幸福、故鄉等不屬於她年齡的憂慮。與萬分思念的父親見面時甚至不敢擡頭看他的臉,也時常緊張到說不出話。但她通過美好的繪畫表達了渴望家庭的心聲。令人憐愛。剪輯有很多神來之筆的巧思,比如梅朵的英語機器人講出“Sorry”“Goodbye”時給到母親與弟妹正在搬離的畫面,真讓人心碎。結尾戛然而止未繼續拍攝。現場見到已上高三的梅朵。願她永遠幸福,保持純真善良。
播放鏈接: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48926
李鑫龍| 長安城真實影像計劃策展人
光影之前主理人
— 2024年紀錄片特別推薦 —
《沒有她們的星球》|Sayyareye dozdide shodeye man
德國 / 伊朗
導演:法拉赫娜茲 •謝里菲
2024|82min
集體記憶下,我們是否要書寫個體的故事作爲記憶留存?伊朗女性敘事,舉起攝影機,面向自己和家庭,向那些爭取自由甚至不惜做代價的婦女,獻上讚歌。自由舞蹈、盡情歌唱,我們遠不及她們勇敢。驚喜的發現本片導演是《我的家庭X光片》剪輯。
《黑箱日記》|Black Box Diaries
美國 / 英國 / 日本
導演:伊藤詩織
2024 | 103min
一部個體對於強權的有力舉證。伊藤詩織身體力行,改善着全球女性的社會地位。私影像感染着每一位觀者,達成了集體反思。電影結尾是最好的黑色幽默,尤其對照着我們的環境來看。
《詩》|Elegies
中國香港
導演:許鞍華
2023|101min
大家都在懷念,10年、20年前的香港,廖偉棠談到00年代的大陸,《鐵路沿線》的杜海濱、在國際初露頭角的賈樟柯、已經逝去的趙已然、二手玫瑰樑龍,與大陸勾連的集體記憶;在臺北上網課時,給學生念香港與臺北故事的詩歌。相比十年前,你看起來更左了;我偏愛被征服的國家勝過的征服者;監獄中讀詩看起來更恰當。我愛Ann,這是他獻給香港文學的一份情詩,比賈樟柯更果敢,更有態度。
— 2024年華語紀錄片年度關注 —
《煙火白雪黃玫瑰》
|Fireworks, White Snow, Yellow Roses
中國大陸
導演:王超
2024 | 79min
我與老叔的故事,或者是我們與親人之間的故事。按照張獻民老師說法,本片情感極度匱乏,不喜不悲,不痛不癢,深的老莊真義。影片在IDF完成首映,簡單質樸,情感之動容x狠狠一擊。希望老叔在天堂過的幸福。
《草吠聲》|The Scream
中國大陸
導演:呂東庭
2024|88min
2024長安城真實影像計劃年度影片。與其說是時代下的小人物,不如說是直播世界裡的大人物。草吠聲,如同野狗一般活着。導演在分享中提到將負面的內容隱去,成片上照顧主人公與觀衆,欣賞導演的勇氣、真誠和人文關懷。影片還有一部短片版《白日候鳥》。
《一百五十秒》|Seconds
中國大陸
導演:許鞍華
2030|96min
西安十四運期間,兩名藝術體操運動員在備賽過程中命運的交織,以及她們在傷痛與夢想、關懷與摩擦、集體榮譽與個人追求等困境中做出的堅定選擇。四年過去了,放映作爲完成時纔剛剛開始。
Phaedrus|影評人
— 2024年紀錄片特別推薦 —
《沒有她們的星球》|Sayyareye dozdide shodeye man
德國 / 伊朗
導演:法拉赫娜茲 •謝里菲
2024|82min
紀錄片是對抗記憶的橋頭堡,導演用這個獨特的個人記憶與私有歷史對抗了“國家大歷史的遺忘”,這便是全片的劇情。影片中她播放收集到的女性起舞的舊膠片,將女性在音樂中起舞的影像以及大量的反頭巾抗議視頻組合,這些影像的揉雜使得影片遠離了過於個人和單一視角的微歷史,而是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她的故事”,正如整部影片的簡介中所述那樣“向那些爲爭取自由甚至不惜以生命作代價的婦女,獻上讚歌。”
關於這部影片印象最深刻並打動我的瞬間,是在映後的問答中,觀衆問道“影像化的記憶是否有特殊的含義”,導演思考片刻後回答道:“去努力留住個體記憶,我想個體記憶、影像和照片都非常重要。”
《穿着毯子的人》|담요를 입은 사람
韓國
2024 | 116min
在一個國內主流的紀錄片展作爲開幕片,總感覺這代表着紀錄片在未來的一種存在形式。讓影像成爲對社會行動的一個記錄方式,本片記錄了拍攝者在異國決定不花錢生活一年的嘗試和領悟。影像傳遞出的提供了減少生存焦慮和威脅的一種方式,但遺憾的是在這種自我探索中影像沒有辦法比“行爲”強大,只是作爲一個開頭,本片將會是一種先驅。可以預見,在未來影像將超越政治和社會表達的附庸。
《冰的碎片》 |Frahmenty lodu
烏克蘭 / 挪威
2024 | 95min
在私影像這個序列中所見過最細膩的處理,導演用父親作爲一個封閉的時期中爲數不多的可以出國的花滑表演者的dv錄像,影片記錄的時間與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的公共歷史貼緊並順流而下,但是沒有過多的政治表達和發散,大歷史和時代刻痕只是作爲時間而存在。圍繞着家庭與愛的核心沒有被奪去和排擠,使得這種輕盈而舒適的個體故事顯得格外珍貴。
— 2024年華語紀錄片年度關注 —
《小影1948》|Angelo in 1948
中國大陸
導演:黃若倚
2024 | 71min
一部意在通過曾祖母的故事揭示婚姻本質和舊日女性處境的紀錄長片,父母之間圍繞日記的對談也完整記錄了兩代人,三代人對於婚姻以及女性處境的思考。紀錄片中不可多得的出色題材,講盡了婚姻中女性的自我貶低,以及女性在父權制婚姻結構下被影響、同化,以至於高度依賴於男方的情感施捨的結果。在構圖上本片也充斥着大量的對稱構圖,極佳的視覺構圖和暗喻,使得宏大的男性地位被鏡頭語言所反制。而被噤聲的設計使得父權制的擁護者得以發出洪亮的聲音,但是在這個體系下被壓制的女性卻成爲了無聲的那個。關於家庭影像的權力區域在未來應該需要創作者持續的研究。
《漁夫》|Fisherman
中國大陸
導演:樑榮
2024|106min
作爲一部描繪俗世中奇人的紀錄片,用非常純粹且原始的影像平實地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影片只是拍攝了一個在城市大橋下居住的漁夫的生活片段,在他開始受到關注之後,原有的社會身份和秩序體系開始發生變化,小人物在環境中的波動和對其已有生活的衝擊,細微末節的變化和生活足以讓人和小人物的感受達到同頻。
《畢業以後》|Then , I Graduated
中國大陸
導演:楊心儀
2024|119min
影片的劇情十分簡單,全片記錄着拍攝者的一個同學在農村和在北京的生活。誠實的華語紀錄片是不易的,誠實到可以暴露自己作爲學生的何不食肉糜也是需要勇氣的,和被拍攝者有過沖突,也和被拍攝者有過不一樣的情緒和私利,似乎打開了我們對紀錄影像的許多認知。甚至當影片延伸到結尾拍攝者自己的入鏡時,全片的客觀性降爲零。儘管前半段和後半段的割裂感過強,但依然這是一部我想看到的青澀且真誠的作品。
肥羅| 策展人 影評人
— 2024年華語紀錄片年度關注 —
《神經三》|Hooly Bible
中國大陸
導演:李紅旗
2024 |93min
李紅旗延續了一貫的氣質,以不妥協的姿態展現後疫情時代國人的精神狀態。看似碎片化的幾條線索構成它的主題:如果人與人之間能用語言說明白的事情不多,那就在自己的王國裡搭建精神原鄉吧。
《我要找到你》|I am gonna lind you
中國大陸
導演:孟瀟
2024|114min
不屈從於歐洲電影節審美的老派紀錄片。傳承了00年代以來中國獨立紀錄片的社會擔當。在紀錄片中的公共議題讓位給私人肖像的當下,本片的存在讓我們反思好的紀錄片的標準。
【空缺】
或許今年是中國紀錄片的小年,或許是本人視野有限,無法找到可以立足此位置的影片。我們只能期待在2020年代的後半程(2025年~2029年),華語界可以涌現出更多兼顧人文關懷和審美探索的優秀紀錄片。
丁正如意|媒體人,創作者
— 2024年紀錄片特別推薦 —
《流行樂最傳奇一夜》|The Greatest Night in Pop
美國
導演:阮包
2024 |96min
這些年,不知爲何,我開始前所未有地追尋一種安全感,一種來自舊世界的安慰。我理所應當地沉浸在自己爲自己營造的Y2K的氛圍之中,竭盡全力地回憶一個想象中的千禧年。有時,我會特意花上一整個下午或者晚上,什麼都不做,只用來聽歌,聽些很“大”的歌,甚至是1980s-2010s彷彿專供晚會、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歌:《手牽手》《地球大合唱》《明天會更好》……當然,怎麼都少不了《We Are The world》!
到了今年11月,作爲一個黑人音樂發燒友——白天,我時時刻刻盯着美國大選;夜晚,我晃晃悠悠去聽“爵士上海音樂節”。聽到昆西·瓊斯去世的新聞,眼前立馬浮現的是他與邁克爾·傑克遜、萊昂納爾·裡奇、鮑勃·迪倫、戴安娜·羅斯、辛迪·勞帕、狄昂·華薇克等諸多巨星共同締造的——《流行樂最傳奇一夜》。
有意思的是,該曲製作人昆西·瓊斯和中國也有着諸多不解之緣。最爲人津津樂道的,大概就是他與譚盾共同創作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歌《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對了,你還記得海寶嗎?
《黎巴嫩日記》|Diaries from Lebanon
黎巴嫩 / 法國 / 卡塔爾
導演:瑪利亞姆 •埃爾 •哈吉
2024 |110min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爆炸事故之後,我結識了數位在動盪不安中不知何去何從的黎巴嫩人。後來,有的文章沒發出來,但我卻收穫了珍貴的女性友誼,也彷彿與黎巴嫩人一樣——經歷了大爆炸、經濟危機、疫情爆發、反政府遊行……多了一份傷痕累累的“共同記憶”。
相較於2023年在上影節獲得金爵獎“最佳紀錄片”的《焦慮貝魯特》,《黎巴嫩日記》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大場面,也沒有“總想搞個大新聞”的獵奇,反倒更爲真切、細膩、忠實記錄了黎巴嫩青年一代的聲音。
值得一提的是,女導演(也是Rawiyat-Sisters in Film的創始成員,這是一個由來自阿拉伯世界及其海外的女性電影製片人組成的集體)在影片中加入了我們平日較爲陌生的——黎巴嫩女性的身影。女權主義者喬馬納選舉失敗的經歷,連同熱情又憤懣的年輕女音樂人、以及對變革持懷疑態度的內戰老兵,構建了老中青三代人,亦是三段歷史記憶作用下的黎巴嫩社會。
— 2024年華語紀錄片年度關注 —
《女人世界》|Chinatown Cha-Cha
中國大陸
導演:楊圓圓
2024|85min
有人說,2024年是2018年的延續。果不其然,我在2018年看了魏時煜導演的《古巴花旦》,又在今年看了楊園園導演的《女人世界》,真·夢幻聯動。《女人世界》與《古巴花旦》及《金門銀光夢》彼此形成互文,不變的是——在女導演的鏡頭之下,這些女性是如此鮮活、灑脫,渾身散發着蓬勃的生命力。
當然,影片公路片的結構也令我想起在古巴十城晃盪時拍攝的一張張面孔,也令人對於華裔女性、古巴社會、離散中國人、乃至我們身邊的“僑鄉”多了幾分深層思考。
《無所住》|Abiding Nowhere
美國 / 中國臺灣
導演:蔡明亮
2024|79min
蔡明亮拍攝“行者”的十年,也是我大學畢業、探索世界的十年。每一年,我都會去個有“蔡明亮”存在的電影節/藝術展:上海、威尼斯、倫敦、北京、香港……只要看到大銀幕上的小康,或者,坐在那兒篤悠悠說着話的導演,就會感到一團無形的力量與慰藉。
當這種儀式感被粗暴打斷後,我開始愈發珍惜每個在香港看電影的春日。去年的《行者》在巴黎——如同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美夢”;今年的《無所住》在華府——又似一個近在眼前卻只能望梅止渴的“現實”。
跟隨小康的腳步,以及亞儂的雙手,我也終於從“美夢”走向了“現實”。
孟浪|影評人
—2024華語紀錄片年度關注—
《里斯本丸沉沒》|
THE SINKING OF THE LISBON MARU
中國大陸
導演: 方勵
四星。方勵作爲事件調查者出鏡並全程進行講解是沒問題的,因爲這個故事需要一個較爲強勢的主觀視角去引導觀衆沉入其中。但同樣是作爲第一人稱敘事,方勵又在客觀條件上欠缺王男袱那種當事人的主體性,畢竟他不是這個事件的親歷者或受害者,甚至連國族、親緣的關係都扯不上,所以也就會被詬病展開調查的動機以及是否過於搶鏡。
人物追尋走訪+檔案資料彙編+動畫片段還原的拍攝方式也是沒問題的,這是歐美歷史題材紀錄片的常規操作手段,不過方勵所背靠的立場更多的還是對遇難者的個體遭遇的同情和關懷,而不是對發動戰爭的歷史主體的拷問和沉船事件責任人的追責,比如英美盟國如何界定此事、日本政府是否給予死難者賠償、歷史學界內部的爭議、國際法案如何解決此類事件都沒有表現出來,儘管也訪問了一個日本歷史學家和毫不知情的船長家人,但終究是淺嘗輒止了。
播放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ss48007
《中國行動》|Action in China
中國大陸
導演:溫普林
1999|110min
四星。從獨立記錄的時間起點上來說,肇始於1987年,要早於吳文光的《流浪北京》,但多少有點被學界所忽視;從記錄的完整度上來說,對將近15年的國內行爲藝術進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編年體式的介紹,真實生動地再現了中國現代藝術歷程中的重大歷史場景,極具文獻價值;從記錄的形式感來說,溫普林自己直接做解說,並沒有完全拘泥於早期新紀錄片爲了反叛專題片全面拋棄解說的形式偏見,有着靈活選擇表達形式的藝術自覺。
比較喜歡的幾個作品是《包紮長城》《65公斤》《太陽100》《鍼灸》《爲無名山增高一米》《報人》,或許這些作品在當時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行爲本身,更在於其中所蘊含的預見性,以及藝術家以身體作爲媒介展現出的反思能力。片子的缺點可能和那部《七宗罪》一樣,都是較爲簡略的概述史,沒有更加深度的解構和對話(57分鐘版本)。
《小丑歸來-Joyside樂隊十年迴歸專場紀錄片》|
Joker is back
中國大陸
導演:大潔
2021|66min
四星。以最簡潔有力的形式回顧了Joyside這支樂隊在十年前消失又在十年後重組的過程,看着邊遠、劉昊、劉虹位、關錚這幾位老哥相互打趣吐槽,把過去的榮辱時光和個人經歷輕描淡寫地講出來,會慶幸音樂還在,友誼還在,搖滾精神還在,因爲這些纔是一個樂隊的靈魂。
除此之外,整部片子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2019年Joyside重組迴歸時的現場表演畫面,尤其是完整呈現了《Russian Roulette》《Silly Girl》《Your City Is A Desert To Me》《Sunday Morning》《I Want Beer》等等最具現場感的曲子,令人不禁想搖擺身體隨歌起舞。另外,老狼、小樂、王迪等人的點評式出鏡也貢獻了不少笑點。
撰稿:汪金衛、李鑫龍、Phaedrus、肥羅、孟浪、丁正如意
海報與劇照來源:豆瓣
影片信息來源:豆瓣
編輯:張涵賽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羣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