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信託業:打破剛兌預期基本形成,迴歸本源進展如何?
信託打破剛兌的預期已基本形成。
近日,2024年中國信託業年會在天津召開,針對2023年以來信託業發生的積極變化,年會重點提到了幾點。
一是迴歸本源之路越走越穩。一年來,全行業資產服務信託規模接近11萬億元,佔比達到40%,無論是成立筆數還是新增規模均已超過資產管理信託。同時,信託服務領域不斷拓展,除傳統的家族信託、資產證券化服務信託以外,家庭服務信託、風險處置服務信託、資管產品服務信託等也成爲信託公司發力的重點。此外,資產管理信託投向基建等傳統領域規模持續壓降,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規模持續提升。公益慈善信託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從最新數據來看,信託資產規模繼續保持企穩回升的態勢,到今年上半年末,首次突破27萬億元,創下新高。在監管導向下,近年來信託業持續推進轉型,資產結構不斷優化。在資金信託投向方面,資金在減少傳統領域投向的同時,向證券市場“搬家”的趨勢明顯,到今年上半年末,投向證券市場的資金信託規模突破8萬億元,半年增加了1.74萬億元。同期,房地產信託在萬億規模以下繼續縮水。(詳見報道《信託資產首破27萬億元,超8萬億投向證券市場》)
二是打破剛兌的預期基本形成。投資者對信託產品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開始逐步接受信託產品存在不能剛兌的可能性這一現實。
三是受託人文化建設逐步深入。在信託業務三分類新規的指引下,信託業不斷突破創新、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目標,運用靈活的機制和跨市場配置資產的優勢,積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建設,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同時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投資文化。
年會強調,信託業要堅定信心,把握行業發展的五個本質屬性:一是發揮好財產獨立的制度性優勢;二是發揮好信託的功能性特點;三是認識並運用好信託的社會性特徵;四是立足時代性;五是始終堅持人民性。
隨着我國市場經濟法律體系建設的日益完善,信託作爲市場化制度的安排,應在調節各類民事、商事關係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未來,信託業應圍繞“五篇大文章”持續開拓創新,堅持信託業發展符合時代的要求,找準信託在中國特色金融體系中的定位,有力有效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積極開展養老金融服務,踐行信託的普惠功能;夯實信託業長效健康發展的基礎,不斷完善法律法規,提升專業能力,培養專業人才,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着力防範和化解行業風險,加強合規建設,做到“兩個嚴禁、一個防止”,切實加強自身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