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丨如何共尋共建下一個獨角獸?“DRILL鑽頭”合力模式點睛

金融機構怎樣共尋共建下一個獨角獸?這場活動給出答案。10月19日,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培育"專場活動中,與會專家提及"DRILL鑽頭"模式,並指出,以"DRILL鑽頭"模式推動獨角獸企業的培育與發展,強調通過數據、研究、資本、貸款、政策五大聯合體系,幫助企業獲得全面支持。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模式的有效實施,需要各方共同支持。如何與資本協同發展、爲科技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成爲各機構的"必答題",而在會上,多家機構交出了"答卷"。

"DRILL"爲獨角獸企業帶來信心

10月19日,在2024金融街論壇年會"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培育"專場活動中,卓世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九曜智能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北京光秒科技有限公司等與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密切關聯的多家企業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分享,其中涉及大模型、無人化場間物流、空中機器人等多項研究成果的落地及實踐。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研究成果的轉化及落地離不開多方的助力及支持,在專場活動現場,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聯手中金資本、廣發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信德")、北京銀行、華爲、中關村西城園等共同見證"鑽頭模式共尋共建下一個獨角獸"計劃啓動,爲創新企業、獨角獸企業帶來更多的信任和信心。

所謂獨角獸企業,一般指成立時間不超過十年,且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創業公司。一般而言,獨角獸企業被視作科技創新的主體及重要力量。

據瞭解,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率先通過打造"DRILL鑽頭"模式,聯合金融機構投貸聯動的產品,匯聚多方資本要素推動地方產業發展,尋找發掘符合新質生產力要求的創新企業,支持有潛力的企業成長。

會上,北京前沿金融監管科技研究院執行理事長、北京市僑聯金融專業委員會海外委員張克解讀稱,"DRILL鑽頭"模式包括行業AI大數據(Data)、技術能力研究(Research)、國資/市場化資金"聯審聯投"聯合投資(Investment)、銀行貸款專精特新小巨人(Lending)以及地方政府招商落地服務(Landing)。"DRILL鑽頭"模式是一體化的組合拳機制,不僅能精準實現企業的招商落地,還能爲企業提供全面的服務支持,從而促進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繁榮。

從資金支持向全生態服務邁進

值得注意的是,"DRILL鑽頭"模式的有效實施,需要政策制定者、企業決策者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會上,以股權投資端爲代表的多家券商子公司分享其在一級市場直投經驗。銀行方面,北京銀行也分享了其有關科技金融的專屬化產品及服務。

中金資本副總經理張曉麗表示,中金資本直投項目已超過1400個,其中已上市企業超過300家。在子基金投資上,中金資本投資了390個子基金,涵蓋市面上80%的市場化基金,通過穿透大概涉及6000個項目。如此龐大的項目體系,僅僅給予企業提供金融資金上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基於此,中金資本開始考慮如何搭建生態化賦能體系,賦能重點扶持企業,合力打造了"創享+"的賦能體系。通過"創享+",中金資本將地方政府、國/央企、高校科研院所、產業鏈主以及諮詢公司聯合,在產業落地、品牌建設、業務合作、技術創新、智力賦能、資本運作、組織管理髮展戰略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賦能。

一級市場對科創企業是最能夠直接賦能的。廣發信德總經理亢雲指出,廣發信德主要集中的賽道聚焦製造和科技,所投的項目與AI關聯度較高,包括AI上游、芯片、芯片儲存等相關企業。可以預測的是,AI在中國的創投行業裡投資比重會越來越大。

而作爲創新生態的集成服務商,中關村發展啓航投資不僅有產業投資,還有科技金融、科技園區和科技服務共四大業務板塊。在投資端不僅有項目直投基金,也有母基金及S基金,形成完整的基金鍊條及網絡。中關村發展啓航投資董事總經理王愛敏表示,公司的標籤在於專注投早、投硬科技,專注週期長風險大,但是對國民經濟而言貢獻較爲基礎及持久的產業及單位。

銀行方面,北京銀行城市副中心分行副行長王愛澤也提出以全生命週期視角服務企業,他表示:"在科技成果培育和轉化方面,銀行與投資機構的關注點非常不同。資本市場在其中發揮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商業銀行作爲補充,通過配套金融產品和服務,以服務企業全生命週期的視角支持科技創新。"

"當前,北京銀行爲科創企業打造了‘初創、成長、成熟’全生命週期的產品體系,把發展科技金融作爲重點經營方向,已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了大概1.1萬億元的信貸支持,服務了北京市80%的創業板上市企業、71%的科創板上市企業、74%的北交所上市企業以及71%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王愛澤舉例稱。

在與會嘉賓看來,多方合力之下,共尋共建下一個獨角獸的路徑或更加清晰,更多聚焦科技創新的獨角獸企業有望在"DRILL鑽頭"模式之下落地成長,成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

北京商報記者 郝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