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節,人們不逛大超市
人情味,是現代商業最缺乏的,也是最不可複製的。
1995年聖誕節,北京三環邊上的一家超市成爲這座城市的話題中心。
上萬個商品全部開架自選,一字排開的幾十個收銀臺,擠滿了蜂擁而至的來自全北京的顧客。
當年的超市員工至今仍清晰記得,如此豐富的商品,把向來見多識廣的帝都人民都給整不會了。這些驚訝的顧客鼓足勇氣,小心翼翼拿起一件商品後,馬上把它放回貨架,生怕碰壞了。
逛了一圈後,他們可能只會揀一件便宜的東西買回家。但這一點都不要緊,因爲第二天,這些消費者就會重新回到店裡再次選購。
每一天,這家超市的庫存貨物都會被熱情的顧客一掃而空,而他們留下的,是數百萬的營業額,以及供貨商即使連夜送貨,都無法填滿的貨架。
這家超市,就是家樂福在中國的第一家門店——北京「創益佳」店。
家樂福入華的1995年,在中國零售史上,如同一道分水嶺。
在這之前,中國的零售市場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在這之後,卻是長達近30年的風雲年代。沃爾瑪、麥德龍、歐尚、大潤發、永輝、華潤萬家……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漸次登場,商業模式的創新不斷涌現,消費者告別了匱乏,擁抱了一個物質和服務都極大豐富的時代。
01
爲什麼分水嶺出現在1995年,從政策上可以找到明確的緣由。
1992年國務院頒佈《關於商業零售領域利用外資問題的批覆》,正式允許外資企業通過合資的形式進入特定地區的零售業。最初開放僅限於服裝和百貨,1995年,開放領域拓展到食品和連鎖經營,從政策上爲外資超市入華鋪平了道路。
但更根本的原因,在於時代的召喚。
在超市這個業態出現之前,漫長的近半世紀的時光裡,人們購買商品,只能在百貨公司或者供銷社的三尺櫃檯前排隊憑票購買。
尤其是改革開放前,在那個消費品普遍匱乏環境下,消費者從來都不是被尊重,被服務的角色。售貨員纔是顧客的上帝,決定着你能不能買到東西,能買到什麼成色的商品。
但到了90年代,消費品生產力突飛猛進,百貨公司這種「匱乏式零售」的業態,在許多大城市已經無法滿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一部分先富起來的消費者亟需一種全新的業態,來享受極大豐富的物質生活。
於是超市的出現,對傳統百貨來了一發降維打擊。
1995年,麥德龍與上海錦江集團合作,正式進入中國。和追求門庭若市,車水馬龍的大賣場比起來,麥德龍無疑是高冷的。作爲最早入華的會員制超市品牌,它很長時間裡它都只服務於酒店、餐飲、事業單位等B端客戶,會員需要憑營業執照纔可以註冊。
1996年,全球零售之王沃爾瑪來到深圳,開設了中國市場第一家沃爾瑪購物廣場。跟隨着沃爾瑪一起入華的,還有如今風頭無兩,全行業都在抄作業的山姆會員商店。
也就在這一年,中國臺灣潤泰集團掌門尹衍樑創立了大潤發。與此同時,他做了一個很果斷的決定,派出人員前往上海,在第二年,也就是1997年開出了在大陸的第一家大潤發門店。巧合的是,歐尚超市也在1997年開出了第一家中國門店。後來,這兩大品牌換股合營,成立了高鑫零售共同經營內地市場。也就有了後面打包賣給阿里的故事。
這個時期入華淘金的,還有泰國正大集團旗下的卜蜂蓮花,不少同學可能還記得它早期的名字「易初蓮花」。另外,荷蘭的零售企業萬客隆也來到中國,選擇廣州開設第一家倉儲型超市。這家店前期創下過每天銷售400萬元的記錄,在華南地區風頭無兩。只不過後來經營不善,成了韓企樂天瑪特入華的墊腳石。
但在這些玩家之中,真正改變了中國零售行業格局,啓發了無數後來本土超市品牌的,只有家樂福和它最早帶入中國的大賣場模式了。
02
大,自然是大賣場最重要的特徵。面積大,商品多,一兩萬個SKU在貨架上一擺,給消費者提供的是前所未有的富足感。
這是消費者端的視角。
從做生意的視角來看,大,意味着能服務到更多的顧客,覆蓋到更廣的範圍,按互聯網的話術說,超市是一個流量入口型產品。
圍繞大流量,自然不止一種變現方式。於是通道費應運而生。
簡單來說,就是超市把自家的貨架當成商鋪租給每個品牌。品牌想在商場賣貨,不管你營收怎麼樣,是賺是賠,都要先交一筆房租,不交就連進場的資格都沒有。這筆費用就叫通道費。
通道費之外,大賣場還可以設立五花八門的收費名目,例如堆頭費、促銷費、員工加班費、續簽合同費、條碼費、節日贊助費等等。
這些費用被統稱爲後臺收入,與前臺收入一起,構成了大賣場的整套商業模式。
前臺收入很好理解,就是進貨價和零售價之間的差值。一包膨化食品,進價兩塊五,零售價三塊,這五毛錢就是超市的前臺收入。
而後臺收入的計算方法就複雜得多。一般情況下,供應商會和超市籤一個合同,用返點的方式來規定通道費率。比如返點20%,那麼意味着這包兩塊五進價的膨化食品裡,還有20%是要被超市扣掉的,也就是五毛錢。
差價五毛加通道費五毛,這一塊錢就是超市從這包零售價三塊錢的膨化食品裡賺到的錢。
但這還不止。一般情況下,通道費是有保底的。計算方式是供應商承諾這款膨化食品至少能賣掉一萬包,那麼超市能從這一萬包裡面收到的通道費就是10000乘以0.5元,5000元。這5000元就是保底,如果沒賣到這個數,超市也要拿走5000元。如果賣多了,那麼超市收的通道費也會更多,這是旱澇保收的生意。
除此之外,其他的苛捐雜稅有的是按促銷節點收,有的是按照開新店的節奏來收,一次可能由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而且什麼時候收,怎麼收,完全看超市的意思。
費不可知,則威不可測。
總之,大賣場不止代表面積大和商品多,更代表着前臺+後臺兩套收入的商業模式。
而把這一套模式最早帶到國內,讓無數本土超市能夠抄作業的,就是家樂福。
如今看來,這種吃完甲方吃乙方的商業模式已經過時,但在90年代,這種一站式購物的便捷,不必看售貨員臉色的爽快,以及指數級上升的採購量之下,比百貨商場低兩到三成的價格,大賣場給消費者的震撼是空前的。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國內大中城市,每開業一家大賣場,都堪稱一座城市的盛事,開業頭一兩週人山人海都是正常情況。
而在超市周邊,「三公里內同行無生意」也一度成爲常態,小型零售或是大型百貨都難逃擠壓。
這一狀況,一直到00年代中期纔有所改變。
03
2000年,在福州,一個叫張軒鬆的超市老闆開了一家名叫永輝的新超市。
這家超市的特別之處在於,當時一般超市裡,生鮮區只會佔20%的面積,但永輝的生鮮區面積卻達到了50%,是名副其實的「生鮮超市」。另外,爲了配合人們買菜的習慣,永輝每天早上六點半就會開門。
誰也沒想到,後來的永輝會成爲中國超市百強榜top10的常客。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大賣場模式飽和之後,生鮮成爲了超市行業的下一個主題。
相對歐美國家來說,我國人民其實並不喜歡去超市買菜。
原因很簡單,消費者想吃現殺的,超市只能賣冰鮮的,肯定不討喜。消費者想買最便宜的,能挑挑揀揀的,能討價還價的,超市都是一口價,比菜場貴不說,有的菜還是包裝好的,完全不給消費者定製化的樂趣。
而另一邊,超市也不想做這門生意。
生鮮物流損耗率高,葉子菜一天就不新鮮了,肉頂多也就兩天三天就扛不住了,果蔬生鮮不能擠不能壓,受不了天熱,經不住遠距離運輸,樁樁件件都是成本。
況且冷鏈物流快速發展成熟,也不過就是近10年的事情。
哪怕這些生鮮蔬菜運到店裡,怎麼管理庫存也是個問題。有的需要冷藏,有的需要冷凍,有的壞得快,有的比較耐存儲。大賣場的庫存管理模式是用來適配快消品的,套到生鮮上顯然有難度。
一邊不想買,一邊不樂意賣,這一波屬實雙向奔赴了。
但情況在00年代末出現了一些變化。
行業普遍認爲,2010年前後,是大賣場黃金時代終結的時刻。在中國開了15年後,超大規模超市的數量也接近飽和了。
前面提到,大賣場模式解決了中國消費者從匱乏到豐富的需求,但時代是發展的,1995年,中國人均GDP還只有5100元人民幣,到2010年,已經達到了3.08萬元,是15年前的6倍,消費者早就過了因爲買不到東西而犯愁的階段了。
於是超市經營者就開始犯愁了,消費者啥也不缺了,我怎麼給他們創造一個非來不可的理由呢?
因此,他們想起了生鮮。
生鮮這門生意,千不好萬不好,唯獨有一點好:它高頻啊。
在中國,凡是有買菜做飯習慣的人,都是一兩天就要去買一次菜的。我們爺爺奶奶這輩人,都是哪怕家裡不缺啥菜,都要去菜場轉一轉的。
如果能把這些高頻消費者帶到店裡,再讓他們順便買點高毛利的商品,洗髮水沐浴露啥的,那做生鮮哪怕不賺錢,也能當花錢做推廣做引流了唄。
所以當大賣場的時代逐漸過去,生鮮超市成爲了超市領域的下一個主題。「生鮮賺流量,電器賺銷售,個護和化妝品賺利潤」成爲了行業裡的通用公式。
這也是永輝的底層商業模式之一。
04
在裡,我們就拆解過,傳統生鮮賣菜的鏈條大概可以這麼劃分:
農戶-產地批發市場—銷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消費者。
在這個鏈條上,每一個環節,都存在着一定的加價空間,大概都在20%到30%不等。環節多了,菜價就貴了。
當然,我不是說這些加價不合理,供應鏈上每一個環節都能賺到合理的利潤,這是非常重要的。但對永輝這樣的大終端零售商來說,它自帶規模,可以做到繞過供應鏈上一部分環節,直接對接生產者,一方面把利潤搶到自己兜裡,一方面也把價格降下來。
後來,永輝還通過投資和入股,整合供應鏈上的大型企業,以此來獲取更多利潤。
搞定了上游供應,永輝又開始自建物流,一方面提升效率,解決商品新鮮度的問題,一方面也能用一次性的投入換取提升利潤的可能。
而在最終端的銷售,永輝也採取了精細化的運營方法,利用多品牌策略來解決損耗問題。
那些品相最好的生鮮,可以放在超級物種和永輝綠標店來賣,稍差一些的,可以放在紅標店賣。除此之外,永輝還創立了toB端的供應鏈品牌「彩食鮮」,利用中央工廠加工那些品相一般,有破損的生鮮,賣給餐飲、酒店等商家,避免了損耗浪費。
從上游到下游,可以看出,即使商業模式能說的通,生鮮也依然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
永輝能成爲行業領先者,也是下了不少苦工的。
更妙的是,隨着電商發展一日千里,眼看着就要掀桌子,革線下商業的命了,生鮮又變成了超市在電商時代續命的良藥。畢竟生鮮是一個非常難以被線上化的品類,每日優鮮叮咚買菜這些公司加起來搞了這麼多年,都沒把生鮮電商玩明白。
相反,爲了賺生鮮這筆錢,阿里搞了盒馬、美團搞了小象,京東做了7fresh,同行們紛紛希望從生鮮切入超市賽道。
與此同時,當生鮮成爲超市零售的兵家必爭之地,家樂福、大潤發、歐尚這些傳統大賣場的處境越來越尷尬。沒能靠賣菜建立起護城河,讓它們與消費者漸行漸遠。
05
當老牌外資超市在電商浪潮和本土新零售一波一波的衝擊下,搖搖欲墜之時,有一個老品牌展現出了意料之外的堅挺。
沃爾瑪之所以沒有陷入同輩們的困境,全都仰仗它的子品牌:山姆會員超市。
畢竟從2016至2022年,沃爾瑪在中國內地也關了130多家門店,如果只看單個品牌,它絕對不比家樂福過得更好。
但有了山姆,沃爾瑪不僅成爲中國超市業人人豔羨,人人想要抄作業的公司,還守住了中國市場第一名的頭銜。而且如今的山姆還在加速拓店,據統計,山姆已經入駐全國25座城市,坐擁45家門店。
在山姆之後,幾乎所有玩家都試圖在國內佈局倉儲式會員超市。
關於會員超市的商業模式,我在詳細聊過,這裡只簡單說一下,它執行的是會員制,也就是想進去買東西,必須先購買一個會員身份,目前普遍在200到300元左右。
利用會員費,超市能提前鎖定一部分利潤。而超市裡的商品就能以一個低利潤甚至無利潤的價格賣給消費者。
當然,低利潤不代表低客單價。當會員店用會員費鎖定利潤的同時,也鎖定了一批消費力非常強的顧客。他們能爲超大包裝的膨化食品買單,願意日常購買澳洲谷飼牛排,也可以一次掃貨就在這裡花掉四位數的金額。
高客單價,低毛利,外加會員費,會員制超市的模式在當下看來無懈可擊。這也是爲什麼所有同行都想要成爲山姆。
但這並不意味着會員制超市會成爲中國超市的未來。
在中國,超市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主流玩家的門店數大多集中在大幾百家,甚至數千家的量級,服務的消費者也是以億來計算。
但目前,山姆四五百萬的會員,四五十家的門店,在這個量級面前,還只是毛毛雨。而200多元的會員費和高昂的客單價,也註定了它所服務的消費者規模,很長時間裡無法成爲中國消費者的主流。
會員超市也許是一個能紮紮實實賺到錢的生意,但無法容納太多玩家,更無法承擔起千億萬億營收的商業模式,無法成爲中國超市的未來。
06
那麼,中國超市的下一個形態在哪裡?
我並不是超市行業從業者,也很難設想出一個更具普適性的模式,但在我看來,從已有的模式裡尋找解法,不如看一些商業以外的要素。
每次我聊超市,總有不少同學會提到胖東來。
這家至今沒有進入北上廣深,偏居河南的超市品牌,卻能在互聯網上被稱爲「超市天花板」、「四線城市的商業傳奇」,背後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於它細節到變態的服務。
針對不同顧客羣體提供不同的購物車,生鮮區提供一次性手套,下雨天爲顧客提供雨衣,買了蝦可以爲你手工挑蝦線,水果蔬菜可以標明儲藏時間甚至烹飪方法……這些服務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另外,當顧客與店員發生爭執,它能用公允的調查和獎懲方案贏得好感;在胖東來旗下的影院,不好看的電影可以在20分鐘內辦理退票。
服務好的公司,其實非常多,尤其是在餐飲行業,過生日有帥氣的店員小哥哥給你唱歌跳舞,進門出門都有人喊歡迎光臨和下次再來,卷服務幾乎已經成爲了線下消費的標配。
但一個東西一旦進入了卷的狀態,也就意味着這件事其實並不難,沒有門檻。
胖東來的門檻在於,它的服務並不是卷出來的,而是在洞察到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以後,貼心地去提供滿足。與其說這是提供服務,不如說它提供的是一種同理心,一種人情味。
而人情味,恰好是現代商業最缺乏的,也是最不可複製的,這也是爲什麼胖東來至今難以走向全國。
我並不認爲胖東來會成爲下一個永輝,下一個山姆,下一個家樂福,但過去30年裡,大賣場取代了售貨員和櫃檯,生鮮超市取代了攤主和大菜場,會員超市用會員費篩選了一部分消費者。甚至無人超市,無人貨架,機器人賣貨都成爲了新零售的噱頭。在這段歷史中,我們看到的是人的要素逐漸被剝離,標準化和效率崇拜成爲主導因素。
而胖東來所受的追捧,恰好反映了當下的零售業裡,消費者需要的,也許是人的要素重新迴歸,需要在標準化之外保留靈活性,在高效率之外保留人情味,在冰冷的商業模式之外保留從業者和顧客的主觀能動性。
許多文章都會提到,在許昌,在胖東來工作是可以被當成一份事業,一份值得尊重的工作,而不只是打一份工賺一份錢。這背後,也同樣是員工個體的價值受到了尊重,企業看到了員工發展的可能性。
這次淄博、哈爾濱的出圈,拋去表面的營銷手法,我認爲核心就是讓遊客感受到了尊重。當賽博空間裡的矛盾日益激烈,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能成爲爭論的導火索時,線下的人情味,就變得彌足珍貴了。
如果我們認爲商業世界的變化存在某種循環規律,那麼在經歷了漫長的標準化之後,未來的超市,也許會是服務型的超市,是人與人之間能產生連接的超市,是不止販賣商品,也能提供人情味和同理心的超市。
畢竟,我們在「去人化」這條路上已經走得太遠了。
參考資料:
《大潤發本紀(上):阿里入股的“陸戰之王”和黃明端的20年》——未來消費
《喧囂與沉浮:外資零售中國大陸30年紀》——零售圈
《會員店入華28年:消亡錄與新戰役》——IT老友記
《再見家樂福,那個浮華年代》——萬明智
《家樂福在中國,十年稱霸,十年踉蹌》——南方週末
《超市的黃昏靜悄悄》——遠川研究所
《爲什麼所有超市都想成爲山姆》——有數DataVision
《中國零售變遷:一部降維打擊的屠殺歷史》——億歐網
《大賣場的出路到底在哪?》——聯商網
《永輝超市,何以“永輝”?》——藍莓財經
《賣場進場費爲何“野蠻生長”》——北京青年報
《低毛利催生供應商與連鎖超市的通道費之爭》——國際商報
《沃爾瑪蟬聯“超市百強”榜首,逆勢增長做對了什麼?》——零售商業財經
關注IC實驗室視頻號
B站:IC實驗室
微博:IC實驗室
公衆號:IC實驗室
全網同名,歡迎來撩?
商業世界的有趣就在這裡。
關注大衆消費,互聯網商業和流行文化,分享拙見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