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灣燈會在臺北 原住民族「火光流轉」 作品點亮夜空

臺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以「火光流轉」爲主題規劃展區,期待透過創作者對自身文化信仰的理解,與全國民衆共享原住民族多元性的美學風格。(臺北市政府原民會提供)

臺灣燈會經過23年再度回到臺北,打造全新城市型燈會風格。臺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以「火光流轉」爲主題規劃展區,期待透過創作者對自身文化信仰的理解,與全國民衆共享原住民族多元性的美學風格,一起交流不同語彙的藝術感動。

原住民族主題作品位於松山文創園區內巴洛克花園、椰林大道及男澡堂三處,共邀集六組來自不同族籍的藝術家進行創作。策展人那高‧卜沌(Nakaw Putun,阿美族)說明,對原住民來說,火是凝聚族人的中心,族人們圍坐火光,講述部落傳說、傳唱歌謠及吟唱思念等等。

臺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以「火光流轉」爲主題規劃展區,期待透過創作者對自身文化信仰的理解,與全國民衆共享原住民族多元性的美學風格。(臺北市政府原民會提供)

這次在臺北都會區舉辦的燈會是很棒的機會,希望用「火光流轉」的主題凝聚族人與連結認同感。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巴幹‧巴萬則表示,要特別感謝中央原住民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不僅做藝術家們最有力的後盾,也象徵讓族人們的夢想都能在臺北順利圓夢。

展區內共包含6件實體作品及1件數位作品,坐落於男澡堂的作品「男澡堂外的女人心事」,出自於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Labay Eyong,太魯閣族)之手,以部落女性圍坐在火堆旁輕鬆聊天的畫面作爲創作靈感,幽默有趣地迴應現地意涵,該件作品亦可從一、二樓走廊不同視角觀賞,帶給民衆不一樣的感受。亮點燈飾「和祖靈對話的路徑」,坐落於巴洛克花園中央,藝術家伊祐‧噶照(Iyo Kacaw,阿美族)以「火塘(堆)」爲主體造型,建構長寬達15米、高達7米,可360度穿透式賞燈的作品,視覺上十分震撼。同時搭配金曲級音樂製作音樂,自17時15分起,每半小時一次類劇場式聲光展演秀,勢必讓民衆感受氣勢磅礡的原式燈會風格。

亮點燈飾「和祖靈對話的路徑」,坐落於巴洛克花園中央,藝術家伊祐‧噶照(Iyo Kacaw,阿美族)以「火塘(堆)」爲主體造型,建構長寬達15米、高達7米,可360度穿透式賞燈的作品,視覺上十分震撼。(臺北市政府原民會提供)

巴洛克花園內另外兩件作品,分別是「潛行的靈光」(杜瓦克‧都耀 Tuwak Tuyaw,噶瑪蘭族、陳淑燕)以及「Vaavaaw 讓心跳着」(瑪籟‧瑪卡卡如萬 Malay Makakazuwan,卑南族、黃錦城)。「潛行的靈光」創作概念來自於部落耆老於火堆旁講述的遠古奇幻故事,似魚非魚的古代生物造型燈具,頗有爆紅電影阿凡達-水之道的即視感。而「Vaavaaw 讓心跳着」藝術家則是打造一顆生動的巨型心臟,隨着燈光明暗表現心跳感,希冀族人們帶着原生文化來到都會區打拼,能夠持續發光發熱。

「潛行的靈光」創作概念來自於部落耆老於火堆旁講述的遠古奇幻故事,似魚非魚的古代生物造型燈具,頗有爆紅電影阿凡達-水之道的即視感。(臺北市政府原民會提供)

走出巴洛克花園,椰林大道上還有「祖靈六號」(磊勒丹‧巴瓦瓦 Reretan Pavavaljung,排灣族)與「山林好朋友」(杜寒菘 Pacake Taugadhu,魯凱族)。「祖靈六號」運用排灣族祖靈柱爲意象,以竈、臍帶、祖靈柱三部分組合呈現,象徵各文明起跌中的養分,輸送至祖靈柱,並透過此載體,尋找過去與現代的連結。充滿臺灣原生種動物的「山林好朋友」,是一件實體結合數位互動作品,可愛動物們活靈活現現身松煙,希望賞燈民衆在玩耍趣味中,傳遞原住民的山林智慧與生態保育的觀念。

數位作品「全力原夢GO」,則是透過手機掃描QR CODE,爲即將到來的2023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選手們加油打氣,民衆可自由選擇吉祥物熊贊圖示搭配各族加油語,打造屬於自己的臺灣燈會獨特合照之餘,還可兌換限量贈品。

此外,配合燈會整體藝文展演規劃,邀約高達30多組原住民表團,卡司強大,包括金曲級藝人Matzka、桑布伊、梁文音、舞思愛等,以及大型族語戲劇,將現身大會光源舞臺;姚宇謙、巴大熊、Cemelesai 徹摩等橫跨流行與傳統的新銳表演者,也將在松山文創園區內的多元舞臺演出,而亮點燈飾「和祖靈對話的路徑」前也會安排原民團體表演。讓全國民衆來到臺灣燈會,不僅賞燈、看演出,甚至虛擬線上串聯,都能感受滿滿原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