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便利店銷售額同比增速10.8% 多業態爭奪下走向何處?

本報記者 鍾楚涵 蔣政 上海報道

中國便利店行業在數年之中實現了規模的增長。根據6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與畢馬威中國聯合發佈的《2024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2023年便利店門店規模達到32.1萬家。而在2019年,全國便利店門店數量爲13.2萬家。在更早前的2015年,爲9.1萬家。

就2023年而言,根據《2024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2023年全國便利店銷售額4248.0億元,同比增速爲10.8%,近9年間便利店銷售規模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17.4%。便利店門店規模同比增長7%。

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2023年便利店行業整體穩中求進,即在堅守區域發展的基礎上穩步擴張,同時,在供應鏈體系上進一步夯實。另外,便利店行業正面臨着來自線上、折扣店、會員倉儲店等業態的競爭。當然,便利店本身也在加速與美團外賣、餓了麼、京東等即時零售平臺的融合。”

行業快速增長

近年來,便利店業態的需求發生了很多變化,艾媒諮詢CEO張毅向記者指出:“從消費需求的角度來看,消費市場呈現快速恢復的態勢,便利店作爲消費領域最常見的業態之一,在滿足日常需求和應急購物方面都顯示出其巨大的存在感。此外,在下沉市場,三四五線城市甚至縣城、鄉鎮,便利店的需求都在顯著增加。某種意義上來講,下沉市場便利店的增加是下沉市場消費升級的一個重要體現。”

除此之外,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洪濤指出,行業馬太效應明顯,集中度高。TOP100裡面前5名企業擁有95799家門店,佔名單總店數的52.5%;前10名企業有115741家店,佔總數的63.5%;新興市場增速較快,新疆、吉林、安徽、貴州、廣西五地總部企業門店數以20%以上的速度在發展;三四五線城市是便利店未來佈局的重點,在TOP100中,新增的門店裡有60%以上是開設在三四五線城市。

實際上,近幾年便利店的規模有了巨大的增長。根據《2024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2023年全國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32萬家;而在2015年,全國便利店門店數量爲9.1萬家;在2019年,全國便利店門店數量爲13.2萬家。可以看到,2015年至今、2019年至今,全國便利店門店數量都出現了極爲快速的增長。

張毅認爲:“便利店行業發展是非常迅速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技術創新和技術零售業態的興起。技術創新對於店鋪擴張是有提升的,同時,外資品牌(比如羅森)都會構建完善的零售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效率和顧客體驗,使門店的銷售範圍提高了很多倍,現在便利店的主要服務範疇是周邊三公里。二是來自於疫情的影響。近三年消費者對位於市區範疇內便利店的需求激增。三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便利店主要是因爲城市化或社區聚集而出現的,因此便利店的下沉趨勢特別明顯,在三四五線城市甚至縣城的發展勢頭強勁,持續加密的門店更是從城市中心向周邊郊區以及獨立社區擴展。”

行業格局生變

記者注意到,在2023中國便利店TOP100中,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有8個本土品牌以及2個外資便利店品牌。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美宜佳、易捷和崑崙好客,分別擁有門店數33848、28633和19780個,2個外資便利店品牌分別是羅森和7-Eleven,分別擁有門店數6330、3906個。

在本土便利店和外資便利店的優劣勢上,張毅認爲:“本土和外資品牌各有優劣。外資品牌早期在華品牌像7-Eleven、羅森、全家等以廣州、深圳、上海這些地方爲主,逐步向全國擴散。外資品牌目前的主要集中地在華南、華東和華北地區,集中在廣州、上海、北京以及這些地方周邊的大城市。外資品牌在管理經驗、管理能力、管理創新、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劣勢在於,外資品牌在過去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日趨平穩。在目前的市場競爭中,已經不再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張毅認爲,相對而言,本土品牌紮根在中國本地,隨着經濟的發展和對於人才的吸引,本土品牌(比如美宜佳)在國內市場深耕得比較深,品牌認知度、門店數也比較高,而且美宜佳的門店能夠兼顧城市中心、社區、車站、郊區店等地,有比較好的適應當地市場的能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本土品牌在整體的購物體驗、服務能力以及管理經驗都與外資品牌有一定的差距,在盈利能力、盈利效率以及國際化經驗上的差距更大。

記者注意到,2023年中國便利店TOP100中,全家門店數量爲2707個,排名跌出前十。而在2021年、2022年,全家分別以2902、2666個店數量排名第8位、第10位。而2021年至2023年,羅森門店數量從4466個增長至6330個;7-Eleven門店數量從2893個增長至3906個。可以發現,除了排名下滑之外,在門店數量的增速上對比剩餘的外資頭部便利店品牌羅森、7-Eleven都要慢。

對此,連鎖經營產業專家、和弘諮詢總經理文志宏認爲:“全家便利中國的高層人員動盪較大,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拿到全家便利在中國授權的企業與日本全家便利之間,因授權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合作上的不明確的地方,這導致其在中國市場上的發展緩慢。”

便利店業態發展面臨挑戰

《2024年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指出,全球範圍內便利店市場發展持續向好,中國便利店滲透率穩步上行。2023年,全球範圍內便利店市場規模爲11337億美元,較2022年上升11.7%。在滲透率方面,2023年中國便利店覆蓋人數爲4441人/店,比2022年的數據(4751人/店)相比,便利店網絡覆蓋增長勢頭明顯。

對於行業未來發展的機遇,文志宏表示:“中國便利店數量目前是32萬家,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另外,雖然行業已經形成了像美宜佳、易捷等頭部企業,但便利店連鎖企業的全國市場佈局還沒有完成,許多便利店品牌只是區域化發展。還有機會出現更大規模體量的便利連鎖品牌。”

與此同時,便利店行業發展也面臨着一定挑戰。“便利店業態在中國的挑戰除了行業自身的競爭之外,還面臨着來自跨界的企業或者是替代性業務的競爭,比如電商直播、外賣以及其他一些零售業態,又比如折扣超市、零食量販店甚至藥店。同時,餐飲包括快餐連鎖的快速發展,也會對於便利店中的鮮食部分的發展產生影響。此外,即時零售除了涵蓋便利店,還涵蓋了傳統商超等業態,這也對便利店業態的發展有着一定影響。”文志宏認爲。

羅森中國總裁三宅示修也指出,羅森的客流量和每單內的件數都在增長,但客單價卻在下降。銷售額的下降更多是受社區住宅周邊的競爭、諸如抖音的平臺促銷、外賣分流、零食折扣量販店等因素的影響。

記者注意到,面對折扣店的價格優勢對便利店產生的衝擊,超四成品牌表示會加大力度開發自有品牌。

折扣店興起之下,便利店業態該如何應對?山西金虎便利總經理助理徐萌認爲:“折扣店有兩種。一種是真折扣,真的是所有東西都便宜,但毛利不高,他們的銷售額要是我們的3倍,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另一種是假折扣,他會拿一些跟我們類似的商品,把價格打得很便宜,但他賣的其他東西不真,顧客可能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也會慢慢發現。我們要想清楚到底做什麼人的生意,任何一個商業業態不可能把所有人的生意都做。只針對要做的客羣,鎖定客層,做好這個客層的服務。”

每日每夜總經理張磊則認爲,便利店可以將鮮食部分做好。“折扣店毛利率有限,如果便利店毛利率(和折扣店一樣),那麼利潤就沒有了。折扣店的模式是找一部分標品,把價格打下來,另外有一些零裝零食,用這些產品的毛利部分去補標品的差異。折扣店沒有鮮食櫃,便利店要和折扣店抗衡,不是去打價格戰,而是可以把鮮食部分做好。”張磊表示。

(編輯:於海霞 審覈:厲林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