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陸兩會 中國新發展分水嶺

兩岸議題非本次兩會重點,今年兩岸民間交流有望恢復。圖爲先前在新竹舉辦的海峽兩岸合唱節。(新華社

大陸全國兩會今年一如往昔在3月初召開,不再像去年因新冠疫情延期到5月,顯示整體社會已逐步恢復常態。尤其是,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重現GDP增長6%目標,展現後疫情時代中國政府的信心,以及經濟體量要在2035年之前逼近美國雄心。今年全國兩會應可以視爲中國社會轉入常態,並佈局未來15年所謂「新發展階段」的分水嶺

香港01》報導,2019年12月新冠疫情爆發,2020年全國兩會被迫推遲,並自1994年以來,首次放棄設定年度GDP增速目標。同時突破3%財政赤字率限制,安排財政撥付,爲企業規模降稅減負,併發行抗疫特別國債1兆元人民幣,最終付出巨大代價,GDP增長暴跌至2.3%,但仍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唯一實現年度正成長的國家

縝密佈局疫後經濟

這次《政府工作報告》表明,中國已基本恢復疫前狀態。比如,安排赤字率下調到3.2%左右,同時不再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尤其是設定經濟增長目標。

報導稱,李克強已在籌劃佈局後疫情時代長期發展目標。2021年將是《十四五規畫和2035年遠景目標》第一年,依此前建議稿北京認爲,經歷中美貿易戰衝擊,必須轉向提升經濟發展品質創新能力。因此宣佈,未來5年推進以國家實驗室爲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制訂實施基礎研究10年行動方案,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速,提升至年均7%以上。

這顯示北京已在若干方面達成共識,並開列出逐漸清晰的後疫情發展路線圖

報導強調,中國將今年GDP成長目標定爲6%以上,外界普遍認爲保守,如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期是8%。即使是6%,其意義也不只是彰顯疫情重啓信心,而是直到2035年之前,中國每年的成長率可能都要在6%以上,讓GDP越來越逼近美國。

重訂GDP成長目標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宣示,2035年人均GDP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準」、約2至3萬美元,這需要未來平均每年GDP成長都超過6%才能達成。中國目前GDP相當於美國的70%,按此發展,2025年將達76%、2030年將達80%。6%背後是中國經濟何時超越美國?對全球智庫而言,這已不是「是與否」、而是「早與晚」的問題。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CEBR)指,疫情下中美復甦情況反差明顯,使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時間提前5年,預計爲2028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也認爲是2028年。

社會逐步轉入常態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北京大學國發院共同出版報告《中國2049》稱,中國將在2030年後超過美國成爲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相比之下,中國智庫估計反而最爲保守。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報告顯示,中國經濟規模將在2027年超過歐盟,在2032年超過美國。

因此,2021年中國重新制訂經濟增長目標,對未來中美有着更加深遠影響。總之,此次兩會可以視爲中國社會轉入常態,並佈局未來15年所謂「新發展階段」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