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學生參加沙漠探險活動身亡,同伴稱到公路纔有信號叫救護車

由於沙漠中沒有信號,馬輝與司機、領隊開車拉着鄭同學到了公路,才聯繫到救護車,用時至少30分鐘,而從鄭同學滾下山坡到救護車趕來,至少經歷了1個半小時,“全程沒見衛星電話。”

▲7月28日早上,活動參與者馬輝(化名)拍攝的騰格裡沙漠。受訪者供圖

全3930字 閱讀約8分鐘

近日,有網友稱北京16歲的高一學生鄭同學在參加中國探險協會組織的沙漠探險活動中身亡。8月5日,中國探險協會官方微博發佈聲明,證實其組織的青少年騰格裡沙漠探險項目發生意外,一位16歲的孩子意外身亡。

同行者馬輝(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7月29日中午12點左右,鄭同學突然躺倒在沙坡前,“領隊認爲鄭同學不是中暑,還有力氣,所以叫他繼續走。”爬上沙坡後,鄭同學從坡頂滾了下去。由於沙漠中沒有信號,馬輝與司機、領隊開車拉着鄭同學到了公路,才聯繫到救護車,用時至少30分鐘,而從鄭同學滾下山坡到救護車趕來,至少經歷了1個半小時,“全程沒見衛星電話。”在救護車上,馬輝聽醫生說,鄭同學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8月10日,中國探險協會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該協會舉辦類似活動都按照正規流程進行,也有相應的應急預案,目前所有青少年項目都已暫停,協會及帶隊老師正配合警方調查。其中一名領隊迴應稱,目前還在調查中,以公安機關公佈的結果爲準。

▲項目宣傳材料上展示的徒步路線。受訪者供圖

同行者:開車到公路纔有信號撥打急救電話,全程未見醫療相關人員

新京報記者獲取的項目宣傳資料顯示,涉事項目名稱爲“激越黃沙——探秘騰格里青少年探險科考訓練營”,時間爲7月25日-8月3日,費用爲22500元,參與者要在7天完成100公里的徒步行走,同時學習荒漠生存課程,進行沙漠水文資源對生態的影響、沙漠化治理與水土流失等課題研究。

中國探險協會官網顯示,該項目與探索珊瑚海活動、探索三江源活動、探尋西域精絕古國活動同屬“青少年探險科考訓練營”項目,持續時間爲2021年7月12日-2022年1月11日。

▲項目宣傳材料上關於活動課程的介紹。受訪者供圖

馬輝告訴新京報記者,他與鄭同學系北京一高中國際部學生,此前,中國探險協會曾來學校宣傳過該活動,“本來鄭同學是想去三江源,但因爲三江源和沙漠的項目報名人數太少了,最後兩個項目合併成沙漠項目。”馬輝表示。

馬輝介紹,此次參與活動的學生爲8人,同進沙漠的還有中探協的兩位領隊、一名隨隊司機和兩名研究人員,此外還有三四名後勤人員在沙漠外等候。記者獲取的一份聊天記錄顯示,6月17日,協會客服曾向諮詢的學生家長允諾,此次“青少年探險科考訓練營”項目有隊醫,協會提供的《青少年探險科考訓練營活動風險與危機的緊急應對方案》亦標明保障管理組含醫療救援組,由具有醫療資質的當地醫生護士進行專業保障,同時導師教練、專職救援隊協同保障,但馬輝表示“全程都沒有與醫療相關的人員”。

據馬輝回憶,進沙漠前的7月25日-26日,中探協的工作人員曾召集同學,介紹注意事項,包括行程安排、採購計劃,“關於安全措施的培訓非常少,我只記得說危險的時候要三個人同行,一個人照看這個人,另一個人去求救,他們也說過別的,不是很多。”至於項目宣傳資料中提到的學習“基本的止血包紮技能及CPR(心肺復甦)”,馬輝表示,“我可以很確定地說,這個是沒有的。”

7月29日,一行人的徒步目標爲18公里,爲“近3天最遠的路程”。因前一晚同學睡得較晚,出發時間由原定的5點改爲8點30分左右。馬輝表示,早上10點以前,天氣通常比較涼爽,但中午體感溫度達到30℃以上。當天,其中一名領隊因鞋壞了未能隨行,全程僅有一名領隊跟隨徒步。

在當天上午的行進過程中,隊伍徒步6-8公里,休息了至少3次,休息時間共計三四十分鐘。8名隊員每人都有一個揹包,裡面裝有衣服、食材、器皿、帳篷支架等。在第一次休息時,鄭同學覺得包有點沉,馬輝提出換一下包,他估計鄭同學的揹包有20千克左右,“換包之後我也覺得挺累的。”

馬輝稱,當日中午12點左右,鄭同學突然躺倒在沙坡前,“領隊認爲鄭同學不是中暑,還有力氣,所以叫他繼續走。”

事發地距離營地有一二百米左右,不過中間有一些沙坡,所以不太好走。鄭同學緩緩爬到坡頂後再次倒下,領隊則堅持要他走完,鄭同學從坡頂滾了下去。

馬輝回憶,鄭同學滾下沙坡後,領隊讓其他同學先回營地吃飯。馬輝吃完後,聽說鄭同學臉色不對,需要叫救護車,但因爲沒有信號,馬輝與司機、領隊開車拉着鄭同學到了公路,才聯繫到救護車,用時至少30分鐘,而從發現鄭同學滾下沙坡到救護車趕來,至少經歷了1個半小時,“全程沒見衛星電話。”在救護車上,馬輝聽醫生說,鄭同學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徵。

出發前曾籤免責協議,中探協:正在配合警方調查

中國探險協會在聲明中稱,對年輕生命的逝去表示沉痛哀悼,同時啓動內審程序,對所有項目進行緊急安全檢查,避免類似事故再發生。

10日上午,記者致電中國探險協會,工作人員迴應稱,協會會不定期舉辦類似活動,都是按照正規流程進行的,也有相應的應急預案。“我們以及這次的帶隊老師也正在配合警方調查。”協會另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所有青少年項目都已暫停。

隨隊徒步的領隊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情況還在調查中,以公安機關公佈的結果爲準,其他問題可以問中探協。

據協會官網,該領隊爲中國探險協會探險領隊導師、中國登山協會山地戶外教練、巔峰戶外運動學校戶外教練、美國國家戶外領導學校LNT高階講師、瑞士國家滑雪學校雙板滑雪教練、國際野外醫學協會第一響應人、青少年導師兼巔峰教練員。2014年北京出發騎車環新疆,70天7500公里;2015年絲綢之路騎車去羅馬;多次探險新疆夏特古道、烏孫古道等;多次探險狼塔c+v、環博格達、環貢嘎、鰲太、洛克等線路;攀登哈巴、玉珠、慕士塔格等雪山。

新疆蘭馨戶外俱樂部的領隊告訴新京報記者,一般沙漠探險活動項目中,8個成員配1名領隊是足夠的。但由於青少年缺少戶外經驗,組織方最好配備兩個老師,一個人在前面領隊,一個人在後面收隊,以保證所有人員的安全。在信號不好的地方,也應該配備衛星電話等通訊設備。

“隨行隊醫是要收費的,探險組織可能會考慮項目收費標準,決定是否會配備隊醫。”該領隊表示,目前,國內戶外探險配備隨隊醫護的情況比較少,“領隊一般都要掌握基本的救護知識,如果隊員在探險過程中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應及時反映,領隊看到情況也應該及時處理。”

綠野ORG自助戶外活動組織平臺的資深戶外領隊Jane簡認爲,從目前的信息看,領隊對風險的判斷不夠準確,“在戶外時間久了就知道,該放棄的時候要放棄,該救人的時候要救人,盡最大努力保障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即使鍛鍊品格,也要保證生命的安全再做教育。”她表示,根據自己十餘年的重裝徒步經驗,在沙漠徒步要順風走,因爲“上坡硬沙、下坡軟沙,會節省體力”,不建議在六七八月進沙,因爲此時“溫度過高”,即使進了沙漠,也應當避免中午行進。

新京報記者獲悉,參與涉事活動的學生與中國探險協會簽署了“青少年探險科考訓練營”風險告知及免責聲明,其中寫道,主辦方爲每位學員購買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未成年人最高限額50萬元)和意外傷害醫療保險(保額5000元),“參加本次活動的學員及其監護人需同意對於非因主辦方主觀原因造成的傷害、死亡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損失不承擔除保險之外的任何責任,學員及其監護人也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主辦方、學校及工作人員提出除保險責任以外的任何形式索賠。”

對此,北京慕公律師事務所主任劉昌鬆律師表示,如果鄭同學在行進中確實出現了體力不支、身體嚴重不適等症狀,探險隊並未及時給予救助,違背了自己的義務。只要探險隊的過失與鄭同學的死亡之間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就應承擔與過失相當的民事責任,即使簽了免責協議也不能免責。

▲8月5日,中國探險協會官方微博發佈的聲明。微博截圖

中國探險協會已無業務主管單位,曾被列入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

中國探險協會官網顯示,該協會成立於1993年3月,是中國探險的行業協會與最高組織機構。協會曾於2019年4月,發佈中國探險領域首批標準《探險領隊基本能力要求》和《探險旅遊企業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後又制定《探險者行爲指南》《戶外探險應急救援指南》《探險步道建設規範》《探險營地規劃設計及建設規範》。

記者查閱民政部主辦的中國社會組織政務服務平臺發現,該協會業務主管單位自2017年度起,由“自然資源部”變更爲“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同時,民政部網站在2018年12月公佈的《全國性社會團體2017年度(第5批)年檢擬定結論公示名單》顯示,中國探險協會的業務主管單位一欄顯示“已脫鉤”。

記者致電民政部,工作人員表示,民政部是登記管理機關,“已脫鉤”的意思就是沒有業務主管單位了,其黨建工作歸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管。

記者在民政部主辦的全國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發現,該協會的黨建工作機構確爲中央和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協會證書有效期爲2019年10月9日至2024年10月9日,業務範圍爲國際合作、組織探險、學術研究、專業展覽、業務培訓、諮詢服務,年檢結果除2017年度外,均爲“合格”或“基本合格”。

2018年7月,民政部對包括中國探險協會在內的5家社團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稱其存在未按規定接受2016年度全國性社會團體年度檢查的行爲,違反了《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簡稱“《條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民政部依據《條例》對5家社團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並將其列入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

新京報記者 左琳 實習生 吳夢真

編輯 劉倩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