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測社會出題 緊扣俄烏戰爭等時事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於22日舉行最後一天考試,收尾的科目爲社會科。(本報資料照)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於22日舉行最後一天考試,收尾的科目爲社會科,高中老師認爲,今年出題時事題、多元題與合科題型多,緊扣近年學測社會科合科命題的重大特色,例如混合或非選題中,社會領域3科使用同一文本來命題,學生需從題文中擷取關鍵資訊,由選項中來研判最佳答案。
歷史科方面,建國中學歷史老師莊德仁表示,今年題目難易度屬中間偏易,但不少題目以史地公合科的形式出現,學生必須結合3科知識,並細心閱讀資料,才能判讀並推論出合理的答案。
在特色出題上,莊德仁分析,今年試題扣緊國際時事,強調跨科能力的整合。尤其是俄烏戰爭相關試題不僅與時事結合,而且運用史學探究的方法,算是很好的題目。人羣移動與多元文化部分,華工移民美國的歷史佔4題。某些重要地區在不同時期的歷史發展,涉及到史料的解釋與立場,例如印度史和土耳其史,可以測試考生的基礎知識與閱讀能力,以及對不同觀點的解讀能力。
就地理科部分,麗山高中地理老師廖偉國指出,時事題包含第35題考戰爭傷亡如何從衛星影像判斷,還有第53題的烏俄戰爭對運輸封鎖海域,
中山女高地理老師林姿吟特別提到,今年地理科出題有着不少疑義題,像是第30題描述的國家所得落差大但無法判斷選項,第60題則是以「第一所女子中等學校的都市」入題,無法從題幹內容來判斷答案。這些語焉不詳的問題,都讓答題線索不明顯,增加考生答題的挑戰性。
內湖高中公民與社會科老師李美萱說,今年公民與社會科出題的難易度爲中間程度,但仍具有鑑別度,命題主題包括:處境不利族羣權利(1原住民族文化權、62排華法案、56-57公民身分)、政府權力運作與法制政策(23-24民主課責與法律原則、38及52政府體制)、性別平等議題(21-22性別文化規範、46公民權、47性別平權、59性別職業區隔)、網際網路與媒體影響公共意見(26科技近用不平等、34媒體識讀)、經濟領域議題(3供需法則、21絕對利益、25國內生產毛額、36國際貿易、61誘因),呈現題型因應時事脈動,鼓勵學生關心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