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歲楊振寧月薪驚人!工資全數上交:難怪翁帆看不上那點遺產
作者:梧桐(富書作者)
9月22日,是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102歲生日。
按照民間“過九不過十”的說法,3年前他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百歲老人了。
2021年,在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以及中國物理學會聯合舉辦的“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上,當時他在妻子翁帆的攙扶下切蛋糕,接受衆人的祝福,場面其樂融融。
沒想到3年後,楊振寧102歲生日一張慶生照流出,網友卻發出質疑“翁帆是不是後悔了?”
只因爲照片上楊振寧走出酒店大門時,一羣人圍着、搶着要攙扶他,而沒看到翁帆陪伴他的身影。其實,翁帆就在楊振寧的身後,當時她應該在和人告別,並不是對楊振寧不上心,更不是後悔了。
遙想當年,82歲的楊振寧娶28歲的翁帆,議論紛紛,一轉眼,楊振寧已經到了102歲高齡,兩人已經攜手20年了。
意料之中,也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響起:“鄧稼先錢學森纔是對國家有貢獻的科學家,他?不過是個回國養老的。”
事實上,圍繞着楊振寧的爭議一直未停。
其一,是關於他的成就。總有人認爲,他被過譽了,其實沒那麼偉大;
其二,是關於他的愛國心。他加入美國國籍的事,一直飽受爭議;
其三,是關於他的私生活。82歲那年,他竟然娶了28歲的姑娘,還要不要臉?
今天,我必須爲楊振寧老先生說句公道話。
因爲一直以來,他都太冤,太冤了。
請諸位捫心自問:“我們,真的瞭解楊振寧嗎?”
1936年,西南聯大的兩位學生,在茶館裡高談闊論。
其中一位說,“愛因斯坦最近又發表了一篇論文,你看了沒有?覺得如何?”
另一位回答道:“毫無創意,是老糊塗了吧”。
真有夠狂妄的,不過,誰年輕時沒說過些蠢話?
只是誰也沒想到,這位公然“挑戰”愛因斯坦的少年,可不是說說而已。
1957年,35歲的他真的獲得了諾貝爾獎,與李政道一起成爲華人中的首次獲獎者。
他,就是楊振寧。
他和李政道一同提出的“宇稱不守恆定律”,讓整個物理學界爲之震動。
在此之前的物理學界遵從對稱性,宇稱守恆,被奉爲金科玉律。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提出的宇稱不守恆,直接打破了這一金科玉律,讓後世的物理學研究少走了很多彎路。
從提出理論到獲得諾獎,前後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種獲獎速度,在諾獎百年曆史上都是非常罕見的。
而這,僅僅是楊振寧一生成就中的一小部分。
他對人類科學的另一大貢獻,是“規範場論”。
在這裡簡單解釋一下。
衆所周知,大自然中存在各種各樣的現象:聲,光,熱,電,運動……
曾經的物理學家爲了解釋這些現象,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但隨着理論越來越多,物理學也變得越來越繁瑣複雜。
於是有人提出:“能不能用一套統一的理論,來解釋全部的現象呢?”
這就是“大一統”理論,又叫“萬物之理”。
此後的幾百年間,一個又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大神,都在往這個方向努力。
比如牛頓,他統一了引力;比如麥克斯韋,統一了電磁力。
但大家發現,這兩個大神的研究成果居然是有矛盾的,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學者們好多年。
直到愛因斯坦橫空出世,他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解決了引力和電磁力之間的矛盾,由此“一戰封神”。
到這裡,距離引力和電磁力的統一,就只剩一步之遙了。
可惜聰明如愛因斯坦,也只能在這裡止步不前。隨着原子內部強力和弱力的發現,突然多出來的兩種力,更是大一統的研究陷入了瓶頸。
直到那個男人,楊振寧的出現。
他和和米爾斯提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將宇宙中已知的四種基本力,除引力之外,直接統一了其他三種。
這,可謂是開天闢地的發現,直接爲後人打開了一條新的路。
在此之後,有7個諾貝爾獎是直接利用“楊-米爾斯方程”拿到的;有幾十個諾貝爾獎,和楊振寧提出的理論有關。
“楊家將”幾乎壟斷了60年來的諾獎物理獎的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另外有6個菲爾茲獎(最高數學獎)是研究楊振寧的方程而來。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這樣評價:“提到20世紀的物理學的里程碑,我們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對論,二是量子力學,三是規範場。”
這夠牛了吧?楊振寧的厲害還不止於此。
他的一生,有十三項“諾獎級別”的成果,涵蓋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物理學4個領域。
他是世界多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中俄三個超級大國科學院院士,韓國科學院名譽院長。
早在五十年代,楊振寧在美國物理學界就差不多是最高薪酬者,年薪五十萬美金,被稱爲戰後最偉大的天才。
按照美國物理學界的權威評價,楊振寧是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物理學全才。
1994年,美國科學界的最高獎“鮑爾獎”,頒給了楊振寧。
頒獎的正式文告中說,(楊振寧的理論模型)已經排列在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的工作之列。
2000年,全球著名科技期刊《自然》,評選了人類千年以來最偉大的二十位物理學家。
和他一同登上這個榜單的,還有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薛定諤......
在這些大神們早已作古的當下,稱楊振寧爲當世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並不爲過。
這,就是楊振寧。
很多人罵楊振寧,是因爲他1964年加入了美國籍,直到晚年纔回到中國。
他們拿出鄧稼先來對比,“你看鄧稼先突破萬難回國,你卻躲在美國拿諾貝爾獎,這不是數典忘祖嗎?”
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要知道當年美國爲了打壓中國的發展,千方百計阻擾在美的中國籍博士返華。
當年我國政府想盡辦法讓鄧稼先和錢學森回國,是因爲這二人搞的是應用科學,當時國家急需研製導彈、原子彈,他們回國可以幫上大忙。
而楊振寧搞的是理論物理研究,在當時國內比較落後的條件下,他回國幾乎幫不上什麼忙。
錢學森就說了:“(楊振寧不回國)是因爲國家需要楊振寧留在國外,他在國外的作用,遠比國內大。”
楊振寧做的研究,是對全人類的貢獻。這一點,不分國界。
至於他加入美國國籍,則是因爲他經常要出國交流和訪學,持當時的中華民國護照出國會受阻。
說實在的,是迫於無奈。
再來說很多人關心的一個問題:“楊振寧愛國嗎?”
愛,非常愛。這一點,毋庸置疑。
即便身在美國,他也時刻在爲祖國、爲人民做貢獻。
他用“亡羊補牢,猶未爲晚”來勸誡美國總統卡特修復中美關係;
他成立了全美華人協會,讓華人能夠團結起來;
不論在哪個地方講學,他都不忘向全世界介紹真正的中國。
他,從未忘記自己中國人的身份。
1971年中美關係有所緩和,楊振寧就是第一個訪問新中國的海外華裔科學家。
清華高等研究院院長聶華桐說:“楊振寧那次回國時冒了很大的風險的,因爲中美關係還未完全解凍。很多外國科學家之所以願意和中國親近,楊先生功勞很大。”
同年,他發起了保釣運動,從歷史、地理和現實的角度,向全世界講述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
1978年3月,在楊振寧等人的倡導下,中科大創建首期少年班。
1984—1986年,楊振寧倡議的“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吳健雄物理獎”和“陳省身數學獎”相繼成立。
1997年,在楊振寧建議下,清華大學成立高等研究中心。楊振寧把在清華的工資都捐了出來,用於引進人才和培養學生。
2003年,81歲的楊振寧正式回到清華大學任全職教授。2015年,93歲的他恢復中國國籍。
前前後後,他一共爲清華大學捐助了600萬美元(4000多萬人民幣)的資金資助進行科學研究,同時他還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爲清華大學募集到了不少用來研究的經費。
正是由於楊振寧的存在,如今清華的物理是中國離世界頂尖大學水平最近的學科之一。
爲了祖國,他出錢,出力,用幾十年的實際行動,支持國家的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
他對祖國的貢獻,造福着後世千千萬萬的中國人。
這樣的人,能說他不愛國嗎?
楊振寧最廣爲人知的“黑點”,莫過於他和翁帆的感情。
2004年,82歲的楊振寧與28歲的翁帆女士結婚。年齡懸殊的老少戀不僅轟動全國,也引來了一片譏諷之聲,直到今日仍未停息。
這些年來,一直有人說“楊振寧爲老不尊”“翁帆不幸福”“翁帆結婚是另有所圖”,各種揣測和謠言,層出不窮。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楊振寧和翁帆,相識於1995年。
當時翁帆才19歲,而楊振寧當時的夫人叫杜致禮,是抗日名將杜聿明的女兒。
那年讀大一的翁帆,在汕頭大學籌備首屆世界華人物理學大會,大一翁帆負責接待楊振寧夫婦。
會上她給夫婦倆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來一直與他們保持着私信往來。
2003年,楊振寧夫人杜致禮去世,翁帆得知消息後給楊振寧寫了一封慰問信。
正是這封信,纔將兩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一年後,楊振寧向翁帆求婚。不久,兩人便宣佈領證。
在這段充滿爭議的婚姻中,夫妻兩人面對的壓力自然不少。在一檔節目中,楊瀾就曾問翁帆:“怎麼確定自己對他的是愛不是崇拜?”
翁帆回答道:
“你要知道,當一個你崇拜的男人對你表達了喜歡或者愛的時候,你很容易就愛上他了。我只是選擇了一條更人跡稀少的路。”
能看出來,她對這段婚姻從未後悔過。
而楊振寧也把翁帆稱作“上帝給我的最後一個禮物”:
“一個人到了80多歲,不可能不想到他的生命是有限的,跟一個年紀很輕的人結婚,很深刻的感受是,這個婚姻把自己的生命在某種方式上做了延長。”
一段婚姻幸福美滿的最好證據,便是兩個人都在共同生活中,爲彼此改變和成長。
翁帆改掉了自己熬夜喝咖啡的習慣,變得早睡早起。
她爲楊振寧做早餐,送他去工作。
楊振寧會給翁帆寫詩,給她講故事,甚至會因爲怕吵到她,躲到衛生間去看書。
在公開場合,兩個人總是一起出現,十指相扣秀恩愛。
2006年,夫妻倆做了財產公證,楊振寧只把一棟房子作爲婚後財產。如果他去世,房子歸翁帆居住,其他財產都歸子女所有。
前段時間,一則“102歲楊振寧月薪百萬,工資全數上交給妻子翁帆”的消息再次刷爆全網。
有些網友自以爲發現翁帆的心機,感慨道:“原來她真看不上那點遺產!”其實背後的真相,遠比我們知道要讓人感動且溫情。
時間回到2003年,81歲的楊振寧回國後任職清華大學教授,月薪高達100萬。
但據知情人透露,楊振寧在清華大學工作20多年,分文不取還陸續給清華大學捐了600萬美金,也就是相當於在清華工作這幾十年楊振寧沒有收入,只有一些榮譽。
“翁帆爲了錢財嫁給楊振寧”的謠言,不攻自破。
而考慮到翁帆的後半生,楊振寧也曾公開表示,自己離開這個世界後,她可以再婚。
難道楊振寧和翁帆就不清楚,這樣“老少配”的婚姻,註定會被太多人嘲諷嗎?
他們當然知道,但他們還是堅定地選擇在一起,並攜手走過了20年光陰。
時間,足以證明一切,所以我更願意相信:
楊振寧和翁帆的婚姻,不是許多人揣測的那般,基於金錢、地位和色相。
而是兩個氣質相符的靈魂間,純粹的愛情。
他們的愛情,不應該遭受莫須有的詆譭和嘲弄。
楊振寧這樣的大師,更不應被好事者無端揣測、謾罵和污衊。
如今,楊振寧老先生已經百歲高齡,仍然戰鬥在科研一線。
無論是他過去的成就,抑或是他的拳拳愛國之心、爲科學奉獻的精神,都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
科普作家卓克說過的一段話:
“不是每一代人,都有機會和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生活在同一時代。”
華人世界只有一個楊振寧,珍惜這樣一個天才,也就是珍重這個民族,珍重我們自己。
作者簡介:梧桐,富書作者,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屏蔽力,第4本書已出版,你的生活,需要屏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本文: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